关灯
护眼
字体:

嫁给病弱太女A后(26)+番外

作者: 步澹 阅读记录

萧夷光察觉到了阿母的沉默,激昂的情绪也复低沉,她投入那个总是温暖的怀抱,低声道:“阿母,您是永远懂我的,我并非只愿痴心妄想,只是……”

“你想做什么,阿母总会站在你这一边。”

魏夫人轻柔抚摸她的秀发,尽管眼下四处碰壁,八娘连与普通坤泽一样嫁人都是难事,她也不愿女儿太过灰心,道:

“卢郎君回长安一趟不易,等你许久了,去与他们坐一坐吧。”

————

翠微台,沉香苑。

垂丝海棠树旁,一道白色身影舞动陵劲淬砺的宝剑,剑时百炼钢,身形却是绕指柔,两相结合,剑锋所到之处,飘落的绯红花瓣尽斩。

“好剑法!不愧是破羌人五十里的卢大郎,好一个少年英雄!”

卢猷之唇边带笑,耍了个剑花收剑,他眉宇轩轩,有皎皎琼姿,舞剑时的身影翩翩,气能破空,既有潘安貌,又有奉先才,可谓是长安世家郎君中的第一人。

草地上搭起了三面裙幄,欣赏卢猷之舞剑的萧氏诸女端坐其中,用团扇掩住笑意,眼中也流露出欣赏之色。

只有萧六娘因年少守寡,带幼女回母家住,故而更为大胆些,方才喝彩声便是出自她口。

只是夸完还不行,萧六娘促狭,偏要问身旁的萧夷光:“方才你会客时,卢大郎就为我们舞了一遭。歇下连口茶水都未喝,你来说要看舞剑,卢大郎便又起舞,这份真心你待要如何回报?”

阿姊们艳羡的目光投来,萧夷光嘴角微翘,稍稍有些得意,她看向卢猷之,见他胸膛起伏,也目光灼灼的回看自己,故意笑道:“卢大郎屡破敌军,在长安名利俱收,还有何所求之物?不妨说来听一听。”

看不惯两人眉目传情,萧二娘失声道:“他还有什么想要的,最想要的怕不是早日将你娶回府罢,哈哈哈哈。”

此话一出,萧夷光挑了一只角黍去剥皮,卢郎君低头摆弄宝剑,粉霞浮上两人的脸颊。

两人九岁定亲,原应四年后成婚,若无大司马阻拦,兴许现在娃娃都有了。

可惜,这一等,就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

卢猷之在潼关屡立奇功,并非全为范阳卢氏支应门户,他对八娘心慕已久,憋着一口气想让大司马看在功劳上,早日让二人终成眷属。

萧夷光剥完角黍,将黏米与雁肉盛在一只玉碗里,又用银匙一口一口喂身旁粉雕玉琢的小女郎。

这小女郎只有两岁大,却与萧夷光极为亲厚,第一口美食非要推给萧夷光,倘若萧夷光不先吃,她也不肯张嘴。

萧六娘接过玉碗,亲自给自个儿的小女喂饭,小女郎反倒哼哼唧唧不愿吃,她缩向萧夷光怀里,嚷嚷着:“只要八娘喂。”

卢猷之轻易不回来一趟,可别让小女郎扰了二人说话,萧六娘一瞪眼,手上加了力气,如扯拉丝糖一般将女儿抱了回来。

“稚婢与八娘也是有缘。”萧六娘对卢猷之笑道:“自从断了奶,她也舍得一日都不跟我,反倒见了八娘,就不撒手了。”

卢猷之温和的笑了笑:“八娘待稚婢也是极好的,前段日子写信说要揣了崽子的母雁,我只当是她要用药吃,带人打了一林子的大雁,只得了四只,送回来才知道是给稚婢用。”

怀崽的母雁,世家子们多日寻不到一只,到了卢猷之这轻松就拿出四只。

稚婢姓卢,长安内的世家自恃血统高贵,多愿意亲上加亲,关系纵横错杂。范阳卢氏是大周高门,萧六娘就嫁给了卢猷之的堂兄卢献之,卢献之早逝后又诞下遗腹女。

她带着孤女在卢、萧两府住,又有嫁妆和庄子以供生活,倒也逍遥自在。

卢猷之对这对孤儿寡母多有照料,只是令他苦恼的是,稚婢虽是他的亲侄女,却亲缘浅薄,一旦卢猷之站在她三步之内,必能引起稚婢的哭闹。

萧六娘心知女儿的德行,只与萧夷光说笑几句,便捂着女儿的眼睛先一步离开。

其余的阿姊们也陆续借着由头起身,转到苑子另一头欣赏海棠花,唯有萧二娘不紧不慢摇着团扇,坐在一边饮香茶,却没有插话的欲望。

若是她也走了,八娘于礼不能与卢猷之独处,是故众人将稳重的二姊留下,给两人一个说话的契机。

卢猷之先关切一番稚婢的病,得知只是气虚,才松了口气,又道:“可送去桓医工那里看了?”

如画的眉目笼上愁云,自稚婢病后,萧夷光衣不解带地照顾了两天两夜,只有今日哭声才少些。

她道:“正是桓医工说要用母雁,如今吃了两日,也不见大好,改日还需去一趟斋堂。”

卢猷之当仁不让,主动为萧夷光排忧解难:“我后日才走,明日送你们去,就用卢府的车马,招致的动静也小些。”

萧二娘看向萧夷光,眼神里的意味不言自明。

往日出行,不论萧夷光高调与否,总能引起沸沸扬扬的人山人海。后来百姓一瞧见白袍军开路,就围个水泄不通,她想过不用军士和萧氏车马,魏夫人却又担心不安全。

众人对萧夷光的趋之若鹜,好在卢猷之从未介怀,不仅没有怨言,还愿为萧夷光着想,主动提出用卢氏的马车,可谓十足的贴心。

不过稚婢是卢氏血脉,卢猷之尽心尽力也是应该。

萧夷光婉婉有仪,唇边漾开一抹笑,柔声谢过他。

卢猷之脸红,被萧二娘看个正着,她用眼神示意萧夷光,引来妹妹轻轻一笑,旋即面容沉静。

论家世,范阳卢氏自是名门世家,论人才,卢猷之为长安第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