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病弱大小 姐的心尖宠(126)

作者: 华澜君 阅读记录

第二日一早,萧钰便修书让人快马加鞭送去了临阳县,大约半个月过去,梁程秋也从临阳县回来,同时大理寺传来一个不好的消息,那名回来报信的甲士突然暴毙。

多日来一点线索都没有也就罢了,现在连唯一的目击证人也死了,无疑给案件增加了难度。

萧钰沉着片刻,视线扫了一眼堂下跪着的几人。

难道真抓不到幕后黑手了?

京城最近也是民怨沸腾,已经派人抓了几个带头闹事的文人,谁知这几人刚关了记起来,又有人跳出来,更可恶的是有几个人竟然还是世家子弟。

朝堂上。

张阁老:“陛下,既然线索断了,老臣觉得应该把重心放打压谣言上。”

“不可。”萧沁雅冷眼一扫,面色严肃:“那些文人不过是受蛊惑,如若朝廷出手打压文人,便会寒了天下文人的人,到时朝廷若再想选拔人才,何人愿为我柏盛效力?”

宋允舟:“老臣也赞同大长公主的意见。”

如同上回一般,朝中大部分人站宋相。

萧钰看着堂下,神色难辨,半响点了点头,确实不能寒了文人的心,这样一来案子又陷入了死局。

往后如何查,她暂时也没有方向,端坐在龙椅上,暗中观察每个大臣的反应,她要掌控朝局,总得认清每个人的站队。

本来心里也知道了个大概,比如张阁老看似跟宋相一个阵营的,每回与丞相意见相左时,眼低都会流露出不满。

再比如,户部尚书与工部尚书同属一个阵营,貌似也不和。

还有那个李将军,看来萧沁雅跟李小姐的事情,他或许已经知晓,不然不会在站队的时候,他先看了萧沁雅一眼才表态的。

如果没记错,御林军是皇帝亲兵,只听皇帝调遣,不过有一点跟原著一样,李小姐跟谁在一起,李将军就是哪个阵营的人。

原剧情李小姐跟男主成亲,李将军在男主攻进京城中起了重要作用,甚至可以说,如没有李将军,男主根本不会那么容易攻破京城。

现在他站在大长公主这边,萧钰一时不敢确定萧沁雅有没有这心思,如果萧沁雅有谋反的心思,估计自己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心里纠结着。

早朝从卯时开始,转眼已经过了辰时,朝臣依旧没有讨论出一个结果。

最后,萧钰只留了丞相,大长公主,刑部尚书,大理寺卿四人再行商议。

这个时辰大臣还都没用膳,萧钰便命人搬了膳桌来,君臣一同在殿中用膳,同时唤宫人将梁程秋也喊了过来,边吃边继续商讨对应之策。

殿中只有六人,除福顺外,每个人身后站了一名伺候的宫人,其余人皆在殿外候着。

自上回下了旨,皇帝的早膳精简到六个菜,恐怕还不如在场大人家里的样式多。

萧钰扫了眼,言辞恳切:“诸位尽情吃。”

尽情吃什么?

诸臣都没敢有意见,皇帝能吃,他们怎么就吃不得,难带他们还要在皇帝面前找优越感?

在场的哪个不是人精?

待早膳用得差不多时,萧钰才笑道:“梁捕头办案经验足,身手又好,就让她一起加入查案中吧,希望诸位早日捉拿到凶手。”

“这......”刑部尚书看了眼眼前神色冷漠的女子,又看了看皇帝。

这不是胡闹吗?

一个女子哪里懂这些,即便是捕头,那也是小地方来的,有什么经验可言,他看了向大理寺卿,对方倒是比他淡定,他张了张嘴,又偷偷瞥眼宋相,他也很淡定。

刑部尚书选择乖乖闭上了嘴巴。

果然在场的只有自己不行,不过幸好他先看了其他人的态度,否则可能非但没讨得圣心,恐怕还会给皇上留下个欺君罔上的印象。

第76章 铲屎官

见大臣都没意见,萧钰一槌定音:“既然大家都没意见,都退下吧,早些查清案子。”她的目光一沉,续道:“否则别怪朕给你们治个办事不利的罪。”

“是。”五人起身告退。

刑部尚书舒了口气,暗自庆幸。

伴君如伴虎,刚刚还好好的,这画风转的......

“等一下,本宫还有事情禀告。”萧沁雅双手相对,手心向下,微微一拜,肃手而立。

嗯?

这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刑部尚书再次瞥眼自己的同僚,默默垂下头,要走一起走,要留一起留,随大流就对了。

萧钰视线落在萧沁雅身上,道:“大长公主还有何事禀报?”

萧沁雅倒也不急,先是瞥眼宋允舟,不急不徐道:“陛下初登大宝,对政事上还需学习,李太傅虽说年事已高,却是学识渊博,又曾教导过先帝,可为帝师。”

这是要给自己找老师?

萧钰眼睛一亮,自她登基这些日子以来,什么事情都是自己琢磨来的,如果有个老师教导会好很多,只是这个李太傅人如何,会跟她同心吗?心里着实没底。

这个时候大小姐如果在就好了。

萧钰压心中雀跃,转而对宋允舟道:“朕觉得大长公主的提议不错,政务上朕确实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有个老师的话,朕也能更早的熟悉,宋卿意下如何?”

她语气真诚,将对方当作长辈般询问,宋允舟抬头看了她眼,道:“臣也赞同大长公主的提议,李太傅确实是个不错的人选,不论从学识还是人品上都没得说,只是...”他停顿了下,极为惋惜道:“李太傅年岁已高,也早有辞官回乡的打算,恐不能胜此重任,以老臣所见,不如从世家望族中再选一名有德君子出来胜任,这样一来既可解决帝师的问题,还能让世家觉得陛下更重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