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病弱大小 姐的心尖宠(140)

作者: 华澜君 阅读记录

宋落凝放下手里的托盘:“开通河道一朝一夕也完成不了,陛下不如先派人去赈灾,再让人将江南地区的分布绘制下来,再细细研究。”

“娘子,可有人选?”萧钰自然的牵住她的手,拉近了两人的距离。

治水的策论考试唯一一篇分析江南地形的便是林清越,派她去?

也不妥,她是寒门出身,如果此时派她去,那些地方官必不会听她行事,有可能还会影响治水,到底派谁去?

萧钰最后将目标锁定在李俊身上,一是他是太后亲侄,又是世家,地方官行事肯定会有顾及,二是太后虽然没开口让自己关照她的侄子,但那天的话犹在耳边。

第83章 再起风波

略一思索,萧钰当即下了圣旨。

“这样也好,毕竟李俊是世家子弟,这回就当一次磨练,李家也没话说。”宋落凝弯唇,轻柔一笑。

萧钰握紧她的手:“娘子说的是,不过李俊到底是世家子弟......”

她不是很想用世家子弟,可眼下也只能如此了。

世家在京城盘根交错,也不是一朝一夕能绊倒的,这次考试也给她提了个醒,前十甲除了林清越竟然都是世家子弟,可见这些世家中是很看重家族教育的,如果想要从寒门选拔人才,开办学校势在必得。

只是如果她太冒进势必会遭到世家反对,甚至打压,历史上有多少这样的例子。

做皇帝真是难啊!

做没有实权的皇帝更难!

萧钰微微叹了口气,靠在宋落凝肩上。

“陛下怎得还叹气了?”宋落凝柔声道。

这个人一向是乐观的,如今却在为这些事烦心,宋落凝心揪着,心疼的看着她,她闭着眼睛,清秀的脸上写满了疲惫。

宋落凝微微失神,抬手轻轻抚在她的背上。

良久,耳边传来低低的声音:“娘子,我听说那些读书人又闹了起来,还有人专门写了篇文章批判我,说我无亲伦,不忠不孝,不配做皇帝。”

要说上回只是京城中的读书人闹腾,如今变成了天下读书人......

萧钰心里是失望的,她一心想做个好皇帝,除了大小姐,却无一人理解她。

闻言,宋落凝心口一紧,手上的动作顿了下,而后轻轻拍着她。

知道她难,作为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更难,百姓不理解她,朝臣处处为难她。

可这天下......

真的能不管吗?

此时,宋落凝是迷茫的,从小在爹爹身边,耳濡目染,说的讲的都是为百姓谋福祉,可是看着这个登徒子为难,自己竟然动摇了,甚至想就此不管好了,她们可以离开京城,回临阳县,过着平淡的生活。

若真有这么一天该多好。

想到这里,她眼眶红了,忙偏开脸,*担心被她看到。

好在那人依旧闭着眼睛,并未察觉,宋落凝松了口气,弯了弯唇角,心里暗暗决定无论结果如何,都要与她同进退。

萧钰并没有被这件事打击到,缓过来后,便又下了道圣旨,命林清越跟随赈灾队伍一同去江南,将江南形貌地势绘制出来。

朝廷开仓放粮,拨银都是大事,国库早就因为萧承安挥霍掉半数,又经历叛乱,即便后来抄了昌王府,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银子赈灾也是困难的。

萧钰无法,只得先命人将粮草押送去灾区,银两之事只得再做打算。

从下属官员呈上来的奏折来看,北方干旱,就算征税也征不出多少,还会闹得民怨沸腾。

即便收税,也不现实,等税收上来,再送到江南,来回也得一月之久,灾民如何等得了?

一连几日,萧钰不曾睡过一次好觉,天一亮又得召见大臣商议,大臣们唾沫横飞,对出钱一事又绝口不提。

萧钰扫视众臣,深知要让他们出钱是不可能的,当即心沉了沉,这些人中有多少贪官污吏,家中银两比国库都要丰盈。

萧钰有心让他们出点银钱便算了,奈何大臣们却一心只想置身事外。

正当僵持之际,宫人来报:“陛下,太后娘娘驾到。”

话音刚落,前殿大门被人从外面推开,四名宫人抬了两个红木质的木箱从外面进来,在百官注视下放在大殿正中央。

太后与伺候的嬷嬷紧跟其后走了进来,她对身边嬷嬷使眼色,嬷嬷立刻上前将两个木箱全部打开,一排排码放整齐的银元宝,整整一箱,而另一个箱子里装的则是金银首饰,不难看出是太后平时用的。

萧钰登时便知太后用意,刚要开口,又有宫人进来,萧钰一眼便看到了她的大小姐,心中一喜,根本坐不住,忙从龙椅上下来:“皇后怎得也来了?”

宋落凝目光轻柔:“陛下跟大臣们议论国事,臣妾本不该来打扰的,但一想到江南百姓还处在水深火热中,陛下忧心,太后挂怀陛下,特与臣妾一起为陛下筹了些灾款,希望能为陛下分忧。”

萧钰听出来了,大小姐这样说分明是来打大臣们脸的,身为朝廷命官的觉悟竟然还不如深宫妇人,她笑了笑,转过身冲太后行:“有劳太后了。”

太后摆摆手,视线在众臣身上扫了一圈:“都是后宫妇人的一点心意,皇帝不必记在心上,遇事多想着一些百姓,不懂的也多跟诸位大臣商议商议,在场的都是柏盛的肱骨大臣,皇帝可要多听听他们的意见,不可一意孤行。”

她故意把肱骨大臣咬的极重,使得朝臣一阵脸红。

“是,多谢太后提醒。”萧钰恭敬道。

“好了,你们继续,哀家跟皇后就先回去了,不打扰你们议事了。”说罢,抬起手,身边嬷嬷立刻扶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