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拯救悲惨人生(380)
朱爱荣的四个哥哥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自然也赞同这个说法,朱爱荣气不过,闹了好几场,让原身给她撑腰扶理,可原身自己都没有话语权,一套房子也没分到,她又能为小女儿做什么?
朱爱荣没能如愿分到房子,对几个哥哥嫉恨交加,对原身也怨恨不已。
可在这场分房运动中,把自己的既得利益让出的原身也没有上好日子。
她本以为几个孩子一人得了四五套房子,虽然是在郊区,可也解决了目前的生活困境,以后也算是衣食无忧了,会对她这个老母亲好一些。
可她哪里又知道,人心是不会知足的,她掏心掏肺的为儿女考虑,他们却从来也没为她这个老母亲想过。
既然这样,那房子还是都握在自己手里吧!
林慧决定过两天就去乡下,找队长把宅基地变成自己的名字,现在的队长还是朱青山的堂哥,两家关系不错,现在朱青山刚死,正是改名的好时候。
等到拆迁分房的时候,所有的房子就会落到自己名下,到时候就掌握了主动权,哪个想要房子,来求我啊!
到时候那些孩子估计就该换了副面孔,为了得到房子,就能跟哈巴狗一样听话。
想到这里,林慧就觉得很乐呵,哈哈,她现在脑海里已经有那种他们匍匐在地,摇尾乞怜的画面感了,想想就可笑的慌!
第二天,林慧一早就出门了,先去的是厂区门口的那家早餐摊子。
这个摊子是做鸡蛋灌饼的,因为舍得放油,饼被炸的脆香,再涂上一层自制的酱料,用牛皮纸一裹,咬一口酥脆可口。
林慧也不讲究,拿着饼子边走边吃,等到走到包子铺门口的时候,嘴角的油渍已经擦干净了。
这个包子铺有蒸包和水煎包,还有胡辣汤,算是附近生意比较好的一家店。
整包分荤素两种,荤的是猪肉白菜的,素的是韭菜鸡蛋的,林慧各要了一个,水煎包只有韭菜粉条的,也来了两个,配上一碗胡辣汤。
虽然包子和胡辣汤的味道都一般,但是既然已经花钱买了,就得都吃下去,不能浪费。
把这些都吃完之后,林慧觉得自己撑的厉害,走路都是慢悠悠的,只能先散步消食,下一顿等明天再说。
她一边溜达着,一边往菜市场走去,准备买点肉菜,顺带了解下农贸产品的行情价格。
在市场上走了一圈,常见的蔬菜和肉类价格她已经了然于心了。
这个时候,猪肉都已经涨到两块二一斤了,鸡肉是一块钱一斤,因为是夏天,其他各类蔬菜也比较便宜,但是基本也都在一毛钱以上一斤了。
怪不得原身捏着每个月那五十多块钱,却只能天天吃馒头和菜叶子,根本不敢花钱买别的,是怕钱不经花啊!
过几年,物价还会继续上涨,但是人们的收入却无论如何也赶不上通货膨胀,在职员工都如此,更不要提原身这种退休工人了。
在往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她的退休工资增长都十分缓慢,如果不想办法开源,光靠那五十多块钱生活的话,也只能是那个吃法了。
原身曾经干过不少零工,但是时候都不长,后来又赶上了下岗潮,一大堆青壮年都还找不到事做,哪里轮得到她这个中老年妇女,又加上还要时不时的给几个子女看孩子,就更做不得什么了。
第二天,林慧又去试吃了附近另外两家早餐铺子,又是撑的肚圆的回来了。
不过,吃完这几家,她心里已经知道该做什么了。
那就是做包子。
她尝过那两家卖的包子,味道都十分一般,肉馅不够多汁,有些柴,而素的韭菜鸡蛋馅则韭菜不够新鲜,应该是调馅的时候不舍得放油,没有锁住韭菜的水分导致的。
如果这两种包子让林慧做,味道绝对可以吊打他们这两家。
只是,现在明面上她手里只有几百块钱,是开不起铺子的,要干也只能摆摊,还要先购置摆摊需要的一应物品。
首先三轮车和蒸笼就是必不可少的,还要弄个方便的炉子,可以放在车上,能来回拉着走。
不过既然主意已定,这些都不是很急,眼下倒是可以趁这两天稍微凉快些,回老家一趟,把宅基地的事给办了,免得夜长梦多。
于是,林慧到副食店买了几瓶水果罐头,买了条黄金叶香烟,在空间里找了块深色的确良布料,还有几双解放鞋,就坐上了回朱青山老家的汽车。
朱青山老家是郑县龙湖镇,大体上也属于中州市的辖区,位于中州市的南边,两个地方是紧挨着的,所以过几年中州市政府才会决定在龙湖镇兴建大学城。
第337章 老母亲9
林慧所在的化肥厂,位于中州市的西区,到达郑县龙湖镇,中间要转两趟车,用时两个多小时。
下了车, 还需要再走上半个多小时,才能到达老家所在的朱家村。
林慧上午八点多出发,到达朱青山堂哥朱守山的家里。
朱守山是现任的大队长,村里大小事务都归他管 ,所以要办理宅基地更名,就要找他。
两家是没出五服的亲戚,虽然这些年走动不多,可前阵子在村里办朱青山丧事的时候,这个朱守山仍旧是很热心的帮着张罗,撑起了那一摊子事,从这就可以看出,这是个热心人。
所以林慧这趟来,一是为了宅基地的事,二也算是表达感谢。
“四哥,我前些日子一直病着,起不来,这两天总算好点了,就回来看看您跟嫂子,青山的事多亏了您帮着张罗,要不然我真不知道该咋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