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之小皇子奋斗记(280)

作者: 风过叶落 阅读记录

不过自家父皇有点懒,总是怕麻烦,所以就硬生生的把自己的寝宫变成了议事的地方,把这御书房都给空置了,只有真发生什么大事的时候,才会用一用。

可是今天好像也没有听到出了什么大事,怎么竟然跑到这御书房来了,这真是破天荒了,难道自家父皇终于意识到,崇华殿不是议事的地方,只是自己的寝殿了嘛。

抬头瞅了瞅秦君那光滑圆润的下巴,秦子轩忍不住撇了撇嘴,这么一个连胡子都懒得去留的懒人,怎么可能会突然的勤奋起来,这里面指定有什么其他的故事,只是被隐秘的隐瞒了起来,他不知道而已。

这么想着,秦子轩不由得把目光扫向了桌子上的那堆奏章,若是真有什么大事,那应该就是写在这里面的才对,悄悄的打量了眼父皇的神色。

见对方一直专注的看着手中的奏章,并没有理会自己的意思,秦子轩眼睛微微转了转,不由得偷偷伸出了一只罪恶的小手,想要满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

身子前倾使劲伸出了自己的胳膊,秦子轩默念着口号,一下子便拽住了位于上方的一本奏章,顿时心中一喜,再次抬头瞅了自家父皇一眼,不由得悄悄把那奏章给够了过来。

第163章

只听屋内啪的一声脆响, 秦子轩捂着被拍的有些红肿的手背, 眼泪汪汪的看着自家父皇, 小脸上还带上了些控诉, 下手这么重,他真的是亲生的嘛。

刚刚还主动的把奏章拿给他看呢,现在难得他自己起了兴趣,想要看上两眼,满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 怎么就突然间变了个态度,这可真是帝王心海底针啊。

看着儿子那委屈的小脸, 秦君心里只觉得一阵好笑,他表面上好笑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奏章内, 但其实一直都在观察着儿子的反应,所以才会出手的那么准确精炼。

这小家伙刚刚把噎了他那么多回, 让他简直都快要忍不住心里的郁闷了,真以为一点代价都没有,他完全不会计较呢,还是年纪小,太天真了。

本来被儿子那熊孩子举动, 弄得有些郁闷的秦君, 瞅着那委屈巴巴的小眼神,瞬间觉得心中一片畅快,果然,自己的快乐还是要建立在儿子的郁闷上。

感觉到身边压抑的气息变得轻快了起来, 秦子轩面上虽然还是顶着一张委屈的包子脸,但心里却不禁松了口气,总算是让这小心眼的家伙不记仇了。

都说父亲是一个会包容孩子的存在,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怎么轮到他这里,就变了个样子呢,就因为一幅画像,竟然就在心理面记上仇了,变着法子的想要整治他。

这也就算了,就当是父皇恼羞成怒了,他勉强还算是能理解一下,可现在因为几句话,又觉得心里不痛快了是怎么回事,到底是秦君太过奇葩,还是当皇帝的都这么小心眼。

出生的太晚,等能走路的时候,太上皇已经驾崩了的秦子轩,并没有另一个皇帝可以去比照,不过想想自己前世看过的那些电视剧,那些因为一句话就遭殃的大臣妃子。

秦子轩顿时有些明悟,这还真不是自家父皇奇葩,而是当皇帝的就没有一个是大度的,真正大度不记仇的恐怕根本就没有登上皇位的资格。

就说那千古流传的唐玄宗李世民吧,杀兄囚父,还弄得好像自己是被逼无奈,满腹的委屈似的,对那劝谏的魏征表面上大加赞赏,摆出一副开明君主的模样。

其实还是怀恨在心,要不然,怎么会在魏征死后灭了其全家呢,虽然圣旨上写的是以其他的罪名论处,看似人证物证俱在,但事实究竟如何,那还真不好说。

当然,人都是有好坏两面的,李世民的功绩那还是无法否认的,所谓的大唐盛世也确实让人神往,只从这点来说,这唐玄宗就令人佩服。

只不过有得时候,秦子轩也会感慨两句,同样都是心忧天下,同样都是开创了一个盛世,又做了一样的事情,可那位雍正爷就被评论为刻薄寡恩,唐玄宗就是开明君主。

足以看出,即便同样都是小心眼的君王,这做人做事也是有差别的,起码至少要弄些表面功夫来修饰才对,从这点上来看,秦子轩觉得,自家父皇别的不说,就这脸皮的厚度,很有成为唐玄宗的潜质。

心里这么埋汰了自家父皇一顿,秦子轩顿时觉得心情好了一些,再看向自家父皇的时候,也觉得对方顺眼了不少,果然,有的时候阿q大法还是很有用的。

就在这一大一小心情刚刚好点的时候,德福那微胖的身形顿时出现在了门口,更是以极不符合身材的速度,出现在了大殿中央。

说来也是奇怪,按理来说,这德公公每日里都要跟在皇上身边伺候,成天的站着不说,没事的时候还得带着皇上的旨意去后宫里走两圈。

这样高强度的锻炼之下,竟然还能有个微胖的体型,也真是不容易了,不知道的还不得以为这家伙吃了多少油水,伙食有多好呢。

“皇上,容国公和贾琏正在外面候着,可要宣他们进来……”

德公公这话只是例行的询问,也是怕皇上和五皇子在这里又搞出了什么事,不好让外人看到,所以特意进来提醒一句,但其实心里早就有了数。

这皇上特意让他把这两个人宣进了宫,那还能让人在外面站着而不见嘛,就算是有意问罪,也得先见到人才行啊,见不到人,那满腔的火气都没有地方发。

“让他们在外面跪候吧,朕暂时没有功夫见他们!”

扫了眼身旁一听到这话,就有些坐不住的儿子,秦君很淡然的继续看着手中的奏章,连眼皮都懒得抬一下。

经过了刚刚儿子那么一搅合,秦君现在已经没有那么生气了,也想清楚了该如何处置,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往大了说就算是杀头那也是应该的,往小了说罚几板子也就过去了。

荣国公贾代善是先皇的爱臣,四王八公之间的关系那也是乱七八糟,都拧成了一股线,动一发而牵全身,实在是让他觉得有些麻烦。

虽然说实话,这里面除了那些快要入土的老家伙,还算是有些分量,让他有几丝忌惮,其他的那些年轻股,都被他以各种理由给打压了下去。

就算是真的重重处置了,也出不了什么大事,可毕竟是麻烦,再者还有明年南巡那么一件大事在那等着,现在弄得中枢起点乱子,也没必要。

反正只要这些老家伙们一死,到时候都不用他动手,这所谓的四王八公,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自然就会没落下去,这不是这些家族没有能够撑起门梁的英才。

而是这样的人,出在这几个家族中,那就是一个大大的错误,注定为他所不容,至少现在那是容不下的,就像是贾家新出的那位进士,才华有,也挺识时务,看着也算是一个青年才俊,可惜啊,就是生错了地方。

为皇者,可以容忍底下的臣子结党,可以容忍底下的臣子贪财,唯一不能容忍的就是他们介入皇位之争,妄图参与皇家之事,尤其是还站在自己对手的那一面。

虽然六王爷现在已经倒了,宫里的那位贵太妃也已经死了,但那不代表着,秦君就真的可以将这事放下,不再追究了,他可没有那么大度到,曾经的敌人投降了就能大度的宽恕。

若是你真的有惊世的才华,那为了家国大计,秦君也不是不能学一回圣人行径,可你不但没有,反而还握着权力财富,曾经又给他使过无数绊子,那就不能怪他手下不留情了。

什么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什么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吏,什么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请来金陵王,什么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这些人还真当先皇便从未耳闻过这些话。

不过是念着那些老人曾经的功劳,所以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假做不知罢了,可到了他这,再没有那些功劳可以为这些人做掩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