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九零,冷面警官宠不停(50)

作者: 十八木听风 阅读记录

第44章 品行不端

叶梅也听到了,她是个急性子,立刻就跑过去,“王大妈,你们说什么呢?是谁收到通知书了?是京城医科大学的吗?”

王大妈捂住自己的嘴,她刚才还说叶蓝没考上呢,被人当面抓包,多不好意思啊。

让你说你就说呗,别当面不说,背后乱说。“关老头不满道。

“我没有乱说,就我娘家亲戚,刚收到通知书,是京城医科大学的。”王大妈辩解道。

“不可能啊,我们刚去过学校,传达室的人说,京城医科大学的通知书一封都没有到。”

“我娘家在凉州城。”

关老头一拍巴掌,“这不就对了,从外边过来的信,先发到凉州城,然后再往县城发。

我估计,小蓝的通知书已经在路上了,明后天就能到。”

不知为什么,叶蓝有点担心,但她还是笑着说,“关爷爷,那就借您的吉言。”

希望梦想成真。

也许关老头和王大妈不是故意的,但小地方就是闲话传的快。

关于叶蓝没有考上的风声,很快就传遍了家属院。

要是搁以前,大家伙最多调侃一下,反正又不是自家的孩子,现如今可不一样了。

谭老先生之所以要搞义诊,是因为家属院里,能扎的人都已经扎了一遍,实在找不到人练手了,才到外面去找患者。

家属院里的老人,都曾经去过叶家,在豆角架下边的弹簧床上接受过治疗,而困扰他们多年的陈年痼疾。如今也都痊愈了。

人都是知道感恩的,听说叶蓝没有考上之后,好多人跟着她一起揪心。

还有人积极帮助叶蓝谋划出路。

比如老关头,他跟爷爷一起蹲在豆角架旁边,很贴心的说道,

“上不了大学不要紧,以小叶的医术,已经可以出师了,实在不行,就留在县城开诊所吧。”

爷爷有点犯愁,“孩子心高,就想念个大学。”

“要我说,学历什么的真不重要……”老关头还想再劝。

大伯母在一旁织着毛衣,时不时用毛线针在头发里刮一刮,润滑一下,心里已经拿定主意,不管叶蓝想复读还是开诊所,她都支持。

反正家里房子空着,无非就是多一双筷子。

大伯父笑呵呵的,爷爷的意见就是他的意见,他全听老爹的。

关老头叹了口气,把攥在手心里的手绢包又给揣回去了。

街坊邻居凑了点钱,想支持叶蓝开诊所的。

名师出高徒,叶蓝的医术,在小城已是拔尖的存在。

如果她能留下来,街坊邻居都受益。

然而天高任鸟飞。叶蓝有志向,也不能拦着孩子。

爷爷磕了磕烟袋锅子,“这事儿吧,得尊重孩子的意见。”

等叶蓝和叶梅回家,街坊邻居们已经散了。

叶蓝也不知道,曾有人为她劳心费力。

“从凉州城到县城也就个把钟头,就算是信件多,明天也肯定送到了,你就安心等着吧。”

刚说完这句话,叶梅就睡着了。

然而第二天,叶蓝还是没有收到通知书,这次她没有继续等,而是直接去招生办。

招生办的同志查询了录取分数线,“小叶同学,你的成绩过线了,照理说,应该是能录上。

但在实际录取过程中,存在意外,你如果担心,就去省城招生办问一下。”

“得去省城招生办?”

“对,并不是每个过线的考生都能录取,学校还要考察其他方面,但具体退档原因,只有省城招生办才知道。

你在省城有熟人吗?如果自己不想跑,也可以托熟人问问。”

“谢谢你了。”

叶蓝不想再等了,她想去趟省城。

顾建国让叶蓝不要急,“我同学在省城,先让他跑一趟,看看什么情况。

要是有必要的话,我们再去省城,或者直接去京城也可以。”

派出所的电话可以打长途,顾建国当着叶蓝的面拨通了电话。

他找的是警校同学,上学时住一个寝室,此人毕业后留在省城了。

同学满口答应,表示现在就可以去招生办,让顾建国等回音。

“好了,小蓝,他一定会把事情问清楚的,咱们等着就行。”

顾建国拿起搪瓷缸子,给叶蓝倒了杯凉白开,他指了指叶蓝的嘴角,“喝点儿,看你都上火了。”

能不上火吗?

明明成绩够了,却没有收到通知书,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叶蓝强扯嘴角笑了一下,端起缸子,润了润嘴唇。

她心里像有一团火在燃烧,为什么?她就想过好日子,为什么这么难?

顾建国凝视着叶蓝,忽然伸手在空中描摹起来,他描绘的是叶蓝嘴唇的形状。

“你在画什么?”

“你嘟嘴的样子,像个小松鼠。”

而且还是那种鼓着嘴,嘴里塞满了核桃的小松鼠。

“你……”

顾建国本来想说小老鼠,话到嘴边,又把老鼠改成了松鼠,即便如此还是挨了打。

两人正在打闹,小于推门进来了,他立刻蒙上了自己的眼睛,“我什么都没看到。”

然后用手摸索着,转身出去了。

就这么硬生生等了两个钟头,电话终于响了,顾建国接起电话,话筒里传来同学的声音,

“建国,我刚跑了一趟招生办,看到叶蓝同学的退档信息了。”

“被退档了?为什么?”

“信息一栏写着品行不端,我说建国啊,你会不会是被人给骗了?”

“我没有被骗,肯定是学校那边出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