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九零,冷面警官宠不停(58)

作者: 十八木听风 阅读记录

“随便看,外头包着玻璃纸呢。”

邮票毕竟是印刷品,随着时间的推移,色泽和品质都会受到影响。

叶蓝早就知道这个道理,所以邮票到手之后,找人用玻璃纸把它封了起来,这样可以隔绝氧化。

眼镜男如获至宝,把邮票拿在手里细细把玩,又对着初升的阳光仔细看。

他感觉手里这张邮票是真的,颜色没有那么鲜艳,但品相相当不错,齿孔什么的都很完整。

“小同志,你这张邮票想出吗?跟我换也行?”眼镜男鉴定完毕,想交易。

叶蓝可不打算换,邮市犹如一场狂欢盛宴,已进展到顶峰,马上就要散场,“我不换,只卖。”

“那行,我跟那人谈的是五千块,还给你这个数,行吗?”眼镜男倒是个实诚人,一分也没有隐瞒。

“行。”

五千块,比叶蓝买入的价格高了二十多倍,可以闭眼卖了。

叶蓝正想回笼一些资金,在京城买一些东西,带回丹山去卖。

眼镜男招呼两人来到墙根底下,这才打开随身背的挎包,从里边取出一捆大团结,“你数数。”

顾建国双手插兜,站在一旁把风。

叶蓝低头点钱,数清楚了之后,就把钱收进了自己的挎包里。

眼镜男是个狂热的集邮爱好者,他把叶蓝也当成了同道中人,“你有没有杜鹃花小型张?我可以跟你换。”

叶蓝摊开手,她对邮票不感兴趣,“没有,你知道哪有卖电子表,磁带的?”

眼镜男对叶蓝的感官差了许多,原以为对方跟自己一样,也是个高雅人士,没想到是个二道贩子,

“电子表得去电子市场买,磁带在书店附近。”

说完,他就抱着集邮册走了,生怕叶蓝反悔似的。

天也已经大亮,骑自行车的人渐渐多了起来。

两人在路边摊吃了早饭,煎饼果子加豆汁。

“你还想买电子表?”

“电子表在咱那块很畅销,一块儿能卖五十块钱,磁带一盘要十块,要是这边便宜的话,我准备带一些回去卖。”

京城这边已经在炒古董和文化产品了,西北则是电子产品卖的较贵。

站在什么山头上要唱什么歌,顾建国看了看手表,“那就先去电子市场。”

现在是上班早高峰,公交车上人挤人,而且小偷特别多。

叶蓝挣了大钱,也不在乎那点打车的钱了,直接叫了一辆黄面的,很快就到了电子市场。

果然跟传闻一样,这边的电子表,基本上是五到十块钱一块。

据说南边的电子表更便宜,在出厂的地方,还有论斤卖的。

“我这的电子表,都是从深城过来的,实话告诉你,机芯都是一样的,就外边的塑料壳不同。

你得看主流客户群体是什么人,如果是岁数大点的,就买这种坨大庄重的,如果是卖给小孩就买颜色鲜艳的。”

柜台后边坐的小老板很年轻,说起生意经,那是头头是道。

叶蓝琢磨了一下,“中学生喜欢哪种?”

有工作的人更喜欢带机械表,电子表的主流市场还是学生。

“这种,”小老板从柜台里拿出一块表,让叶蓝看,黑色底盘,表面上装饰着蓝色和红色条纹。

“建国,你觉得颜色怎么样?”

“还不错,挺大方。”

一番讨价还价之后,用六块钱一块的价格,买下了两百块电子表。

主要是当地人口少,消费能力也差,两百块中档电子表卖出去,市场基本就饱和了。

叶蓝心算能力很强,“要是这单买卖能做成的话,转手最少能赚三倍。”

可比上班挣钱快多了,怪不得这么多人下海当倒爷。

叶蓝还想买磁带,被顾建国拦住了,“磁带太沉了,火车上不好带。”

主要是磁带市场很混乱,好些磁带都是盗版翻录的,两人没有专业鉴定知识,一不小心就会买到盗版。

叶蓝明白了他的顾虑,这人就是太正直,“行啊,那就不买磁带了。”

顾建国握了握叶蓝的手,感激她的支持,

“时间差不多了,咱们去会会张大夫吧?”

已经跟张大夫打过两次交道了,从未见他出手治病,叶蓝猜想,此人经历多半都是伪造的。

也许张大夫根本不懂医术,只是打着医生的名头行骗。

顾建国表示,叶蓝猜的很对,如果是真医生,不可能一点医学常识都没有,张嘴就要卖药。

等他们赶到茶楼,张大夫早就到了,还给自己点了一壶茶,两盘点心,吃的不亦乐乎。

他招呼两人过来坐,“人找的怎么样?”

“人都找好了。”

“太好了,选好在什么地方动手了吗?”

顾建国说道,“凉州吧。”

张大夫用力拍了一下桌子,“行,咱们现在就联系兵太郎,狠狠坑他一把。”

其实对于张大夫来说,坑谁都是一样坑,但坑小鬼子没有心理压力。

电话很快就打通了,铃响了好长时间,兵太郎才接起了电话,声音嘶哑,想必是昨夜狂欢,酒喝的太多了。

张大夫张嘴就让兵太郎加钱,“这事儿风险太大,万一被师傅知道了,我和师妹肯定会被逐出师门的。你给我们一人加三万。”

兵太郎不同意,“最多加一万。”

经过讨价还价之后,最终商定加两万。

张大夫这才说道,“行,那你买车票吧,终点站是凉州市。”

张大夫是不会自己花钱买票的,车票钱跟吃喝花用一样,都被他算进了行骗的成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