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才知,我是权臣的白月光(102)

作者: 二月春 阅读记录

隆玉公主哭到哽咽,皇上听得更加难受,这时又有内侍进来,说端王也遇到行刺。

“什么?”皇上这下更坐不住了,他本就吐了血,好不容易有了点精神,内侍赶忙过来替他顺气。

“皇上别激动,端王爷没有大碍,那些刺客都被谢大人斩杀了。”传话的内侍满头是汗,一路跑着来的。

“一定要查!查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朕倒要看看,到底是谁那么大的胆子?”皇上扶着内侍起身,“隆玉你好好休息,你放心,朕一定会给你一个交代。朕就不信了,谁有那么大的本事,竟然敢在围场行刺?”

皇上留下这句话,便带着人走了。

江嬷嬷刚要开口,隆玉公主就和她摇头,隔墙有耳,现在不管是谁身边,肯定都有人盯着。

既然事情已经发生,就借着这个机会,让叶婉宁脱身离开。

这时又有人进来传话,说太子等人也遇到了刺客。

隆玉公主嘲讽地哼了一声,看来今天有心思的人很多,一个个都不安分得很!

第88章 皇子群像

就是建朝起的这一百多年来,还没在围场出现过那么多刺客,是一个人派的,还是两个三个?

皇上目前不知道,他让人去找谢泊淮,他现在最需要谢泊淮来办事。

至于其他所有人,都不许离开围场,现在的围场,只进不出!

大帐里,太子刚包扎完,正在训斥巡逻的御林军,“你们是干什么吃的,还好父皇没去打猎,如果父皇有个好歹,你们怎么交代?”

“朕有个好歹,你们不是更高兴吗?”皇上沉着脸进来,看着一个个跪在地上的儿子、孙子,他慢慢地审视过去,每一个都认认真真地打量了。

直到皇上坐下,都没让他们起来。

皇上心里清楚,能有那么大本事的,一定是他的某个好儿子。

至于是哪个,还有待考论。

“朕是年纪大了,但朕还没老糊涂,你们有什么心眼,朕都一清二楚。朕还没病入膏肓,一个个就想坐朕的位置,是不是太着急了一点?”皇上丢了桌上的砚台,“老四,你今天怎么不去打猎?你不是最喜欢这些的吗?”

被点到的惠王,肩膀抖成筛子,用力磕头,“回父王,儿子今日腹痛,是请过太医的,太医可以为儿子作证,并不是儿子不敢去啊!”

“那老七你呢,你年纪最小,朕对你最多关注,你不会让朕寒心吧?”皇上每说一句话,下边的人呼吸就越压着,生怕引起皇上的注意。

成王倒是没像惠王那么害怕,“儿子今日陪新妇,还在准备,并没有立刻进入树林。父皇明鉴,儿子相信父皇一定会还我们兄弟几个清白?”

“清白?”皇上听到这两个字就觉得可笑,“你以为他们真的清白吗?”

成王额头贴着地,“天有昭昭,儿子无愧于心,至于皇兄们,他们向来敬爱父皇。儿子相信他们绝对不会做出这种大逆不道的事!”

在这种时候,就是皇上身边的内侍,都能看出有人起了贼心,成王却一口一口大家都是清白的,这倒是让皇上很意外。

皇上不由地打量起他这个小儿子,平心而论,他是宠爱幼子,但从没想过倚重幼子。除了早逝的长子,他还有另外五个已经成年许久的儿子,那么多儿子可以用,等幼子长大,他已经垂垂老矣,哪里还有心思给幼子分权。

现在听成王说这些话,皇上心情复杂,“朕对你们都是一样,盼着你们有本事,没想到你们都太有本事了。”

皇上最后点到皇太孙,“隽儿,你过来,到皇祖父身边来。”

太子心思重,皇太孙却是心思简单,“你去看看宁安,劝劝她吧。朕会补偿白家,也会给她另寻一门更好亲事。”

李隽眼眶红红的,“孙儿知道了,您也要保重身子。父亲他们都是好的,您别怀疑他们。”

这种话,在场的几个王爷,没一个人敢说,只有他敢说。

皇上摆摆手,感叹李隽心思简单,算是一种宽慰,可皇家的人心思单纯并不是好事。

皇上有气无力地道,“你们都回去吧,朕累了。”

“父皇,儿子留下来伺候您吧。”太子主动道,他是太子,这个时候应该侍候在左右。

但皇上却没让他留下,最后还是选了端王。

端王在几个王爷中,年岁最长,也最低调,手中连个实权都没有。

听到是端王,太子不仅没嫉妒,还拍拍端王,“皇兄照顾好父皇,我一定会查清楚,到底是谁那么大的胆子,竟然敢在这种时候派人刺杀我们!”

他说“我们”,便是把遇刺的他和端王归为一类。

端王却道,“此事有父皇在,我相信父皇一定会查清楚的。”他并不上太子这条船,态度明显。

太子只当没听出端王的意思,和其他人离开大帐。

走了没多久,惠王开始抱怨,“到底是哪个王八羔子,竟然胆子那么大?如果让我知道,我一定把他打到满地找牙!”

太子和成王不接话,贤王则是说到别的话题,“父皇还是看重二哥啊,按理来说,这种时候应该……算了,说这些话没意义,父皇留下二哥是事实。”

“五哥,你总是这样,话说一半干什么?”敬王啧了一声,直接道,“按理来说,这种时候应该留下三哥,毕竟三哥是太子,他才是最该待在父皇身边的。”

先皇后和先太子离世后,继后上位,这时候立谁为太子,朝堂里有过争论。

论年纪,应该是端王年纪最长,可三皇子又成了嫡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