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才知,我是权臣的白月光(203)

作者: 二月春 阅读记录

周夫人表明来意,再去看她夫君。

周尚书和谢泊淮行礼道谢,“此次去淮州,多谢相救,这个人情,是我周家欠你们的。日后有什么需要,可以与我说。”

人家来道谢,谢泊淮没再嘲讽,而是说了句好。

等周家两口子要走时,周夫人发出邀请,“过几日是我家孙儿成亲,若是你们肯赏脸喝杯酒,那是最好的。”

请人做客,日后便是要来往,谁能想到,去淮州之前,周尚书可是最讨厌谢泊淮的。

叶婉宁去看谢泊淮,等谢泊淮应下来,再一块送人离开。

“周尚书这人,没什么意思,但他名声不错,能上他家赴宴,对于我们,也是一个新开始。”谢泊淮解释道。

叶婉宁说明白,“你在朝中不容易,现在不是先帝在的时候,你需要有交好的官员。周尚书刚正不阿,是个可以来往的人。”

“还是婉宁你懂我。”谢泊淮笑着贴了过去,奈何乐哥儿跑来说饿了,他只能抱着儿子去吃东西。

这边周尚书离开后,好些人都知道了,有与周家交好的,都去打听怎么回事。

但周家人嘴巴严,没人多说什么,只说请了谢泊淮夫妇来赴宴。

旁人听周家都和谢泊淮交好,有些人动了动心思,打算在宴席上和谢泊淮说个两句话。

到了赴宴那日,谢泊淮一早带着叶婉宁出门去,两个人上马车一会儿,遇到了谢泊铭的马车。

赶车的折竹说了一句,提醒谢泊铭可能也是去周家的。

叶婉宁问怎么办。

“他去他的,我们去我们的,并不矛盾。”谢泊淮没在意这个事。

等到了周家,男女是分开的,谢泊铭果然先到了,有些人围着他说话,正好谢泊淮进来,大家都好奇地看这两兄弟。

不少人交头接耳地说话。

“你说谢泊淮也真是的,好歹是亲爹,怎么能说不认就不认,他太过分了一些。”

“谁说不是,自古以来都是百善孝为先,没有孝道,谢泊淮也不会是个好人。我看周尚书是被谢泊淮蒙蔽了双眼,这才请了谢泊淮来。”

“那也不一定,周尚书是什么人,你们难道不清楚吗?”

周尚书最天面无私,就算是先帝在世那会,他看谢泊淮不爽,都会当面直接说,更别说现在了。

大家伙心里很多疑惑,但面上都不显露。

另一边,叶婉宁那也差不多情况,今儿纯王妃也来了,她趁着叶婉宁身边没人时,又凑了过来。

“你别在意那些人的话,谢大人会和谢家断亲,肯定有谢大人的理由。他们是嫉妒谢大人的才干,找不到其他东西说,才一直拿孝道说事。天底下不好的爹娘多得是,咱们做子女的,很多时候并不容易。”

听到这里,叶婉宁觉得还算顺耳,奈何纯王妃习惯了哭诉。

“你就比我命好多了,有个能护着你的谢大人,你是不知道啊,我家王爷身份尴尬,每次进宫去,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自处。说起来,咱们还是有很多一样的情况,你说是吧?”纯王妃看着叶婉宁,很想从叶婉宁这里得到认同。

第193章 初吻

叶婉宁呢,每次见到纯王妃,心里都不太喜欢,因为纯王妃总是在抱怨,而且刻意的接近,就让人不太舒服。

她说自己比不了纯王妃,“王妃娘娘身份尊贵,京城里没几个人能比。咱们是来做客的,您快尝尝周家的果酿,很是不错。”

说话间,又有其他人过来了,叶婉宁借着这个机会,和旁人说话去。

纯王妃见叶婉宁次次都不搭话,心里恼得很,等会去时,对着纯王抱怨,“那个叶婉宁,每次都对我爱搭不理,我对怎么讨好都没用。说起来,我可是王妃,她只是个二品诰命。咱们要不算了吧,朝堂上那么多大臣,又不是非要拉拢谢泊淮一个?”

“你懂什么?”纯王哼了哼,“以前先帝在的时候,朝政就把控在谢泊淮手中。如今谢泊淮看着放手了,实际上,兵权、钱,都还是谢泊淮的人。”

“怎么会呢,户部大人不是没和谢泊淮来往?”纯王妃不理解。

“你看着不来往,实际上的事谁知道?”纯王深吸一口气,“我并不是非要和太子争,只是寻求一个自保的出路。如果给太子机会,他肯定不会对我们心慈手软,但我们手里有权势,那就不一样了。你忍一忍,谢泊淮这个人不好相处,但也不是完全没有破绽。”

说到太子,纯王妃也是不喜的。

以前皇上还是王爷时,纯王夫妇在王府里很是低调,尽管如此,当时还是世子的太子,还是会偶尔敲打他们,告诫他们不要有多余的心思。

人嘛,就是活一口气。

从皇上登基后,纯王不再是王府普通的庶出儿子,而是成了万人尊敬的王爷。

以前太子就看不上他,现在他就想靠自己的本事,让太子知道,不能轻易动他。

而谢泊淮,就是个最好的选择。

纯王妃说知道了,“叶婉宁有个儿子,也到了差不多读书的年纪,不如让她儿子与咱家孩子一块读书,说不定关系更好?”

“这倒是个办法,太子还没有儿子,让父皇下旨意,钦点几个高官家孩子进宫当伴读。如今宫里,和叶婉宁儿子年纪相仿的孩子,并不多,倒是个好机会。”纯王心里这么想,回去后,就让人去给皇上提建议。

另一边,叶婉宁夫妇赴宴归家,半路上谢泊淮要了一碗馄饨。

他知道叶婉宁不会吃饱,“趁热吃。”

“你要不要?”叶婉宁刚问完,就看到谢泊淮伸过头来,张开了嘴等她喂。她想换一个勺,谢泊淮却拉住她的手腕,就着她刚吃过的勺吃了一口馄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