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说好的离婚,七零糙汉反悔了(870)

作者: 吃个小金桔 阅读记录

陈可秀操碎了心,每天都在训练他的语言。

除此之外,还真没有什么别的烦心事。

转眼到了要送别的月份。

所有的知青,都要去参加高考。

大队里也没有阻拦。

因为这会儿很忙。

帽儿山大队一直产量突出,包产到户的政策下来,这里是第一批量土地的地方。

虽然只是承包土地,没到下放的时候,群众的热情高涨,大队里也很忙。

而知青们这些外乡的,也就没有留下的必要了。

都可以回城了。

再过两个月就是高考了。

去年的高考,来的猝不及防,他们没有准备好,所以留下来的知青没有一个人参加的。

当然,也是因为,没有得到高考的名额,再回城去办理,也已经来不及了。

而且大队没有接收到,大家都可以离开的政策,是不会给那么多的假期的。

毕竟去年的高考,正是秋收的农忙季节,所以谁离不开。

现在学了一年多了,生产大队的门终于打开了。

个个都思乡心切,也想赶紧离开,通通选择了这一年的高考。

陈可秀没有什么可送的,只能说几句吉祥话。

大家都很高兴,因为终于能回去了,熬的时间短的有四五年,有的时间长短七八年。

年龄最大的都25岁了。

大好的光阴,最美好的年华,都埋在了生产大队的谷堆里,而他们依旧保持着良善。

或许忧愁过,也偷偷哭过,埋怨过,但是没有愤恨世俗和阴暗的心思。

就像过年的联欢会一样,大家唱着歌,念着散文诗,哪怕平时也会有一些小矛盾,在这一刻都显得不重要了。

陈可秀看着大家笑,然后看着她们又哭了,哭得撕心裂肺,心里五味杂陈。

其实大家来的时候,有的年纪小的才十五岁,年龄大的十七八岁,硬生生扛着离家悲痛,陌生的农活,还有村人排挤的言语。

扛过了这么多年。

也算是苦尽甘来,不管前路如何,总算是能踏出一步了。

陈可秀难得出门,送大家到了村口,“祝你们前程似锦。”

知青们点点头,年龄最小的沈木棉抱了抱她,“谢谢你,陈老师。”

她才十九岁,可已经下乡四年了,陈可秀上次探亲的时候,她刚刚来,够数她哭的最惨。

现在虽然脸色黝黑,眼神却是坚毅的,哪怕眼睛红彤彤的。

因为,哭从来不代表软弱。

陈可秀怕她又哭,“不用谢我,你们走了,我家的水缸可怎么办啊,愁人。”

沈木棉噗嗤一笑,“挑水不是我负责的,是田继明的活,要不劝劝他别走了。”

第634章 惋惜

田继明轻轻一巴掌扣在她脑壳上,“如意还最喜欢你呢,你不如留下来陪她。”

沈木棉撇撇嘴,“那不行啊,我怕她跟着我走了,陈老师会伤心的。”

陈可秀扶额,“快走吧,晚点赶不上车了。还有,不要叫我老师,其实可以叫我小陈。”

不然的话,她觉得自己老了。

不过想一想,好像年龄真的大了。

啊,转眼一晃,这具身体都已经将近二十七岁了。

不过比前世还年轻呢。

白捡了几年的光阴。

知青们都走了,迎着初升的太阳。

道两旁的玉米天花泛白,碧绿的叶子随风而动,今年收成肯定也不错。

陈可秀也没有多留,转身回了家。

却没有听到知青们的议论,和替她惋惜的声音。

有个男孩子说道,“秀姐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就算不知道的题,她拿本书,也比我们学得快。我觉得她要是参加高考,一定能考上的。怎么非得要窝在这里啊。真是暴殄天物,智慧没有得到匹配的上进心啊。”

沈木棉啧啧两声,皱眉说道,“人各有志,秀姐就不爱上大学呗。”

另外一个女知青叹息,“我觉得她是被孩子牵绊住了,可能放不下安安和如意吧,确实太可惜了。”

“有孩子怎么了,不一样可以去上大学吗?只要有鸿福之志,有孩子又咋的,又不是借口。”

沈木棉翻了白眼,“刘海,别说这些没用的。我看呀,分明就是你看上秀姐了,人家对你没意思。你诋毁人家没上进心。”

“啊?还有这回事吗?”

“刘海儿,你这不厚道啊。”

刘海呸了一声,脸色却通红,“别胡说八道,没有的事。沈木棉,你再瞎说,我非得找个布给你嘴堵上。”

沈木棉翻白眼,“这有啥不能承认的,虽说我们秀姐结婚了,还有两个孩子。她哪里都好呀,我要是男的,我也喜欢她。”

“别说了,咋那么烦人呢。”

“哟,自卑啦,正常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