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的离婚,七零糙汉反悔了(899)
名声都臭了,还指望村里人能帮她还是咋的?
都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邵建国不想吵闹,也就拿他们没办法。
连家门都进不去。
因为赵家人就堵在门口,要是敢打开门,怕是就得跟着进去,往家里住着不走了。
邵建国想想都烦。
偏偏找赵家人过来的主意,还是他出的。
连抱怨都找不到人抱怨。
至于赵玉兰被吓唬得回来,他也没什么意见。
因为他也不知道这种事情会不会坐牢。
要是真的坐牢,有个坐牢的妈,还不知道会被怎么嘲笑,以后也不可能吃得上商品粮了。
现在被赵家堵了,心里也有点后悔,早知道就不撺掇赵玉兰去要房子了。
陈可秀从来都不是善茬,怎么就一时想不开呢?
他紧绷着脸,站在原地不说话了。
邵梨子就在一旁看着,白眼几乎都翻上了天。
这就叫偷鸡不成蚀把米。
本来生活的好好的,家里也省吃俭用了,靠着手里的那点钱,等到大家都毕业了,日子也能好过起来。
非得看到别人住大房子心里不舒服,想方设法都要去闹一通。
现在舒服了吧。
什么目的都没达到,让自家家里被人堵住,日子都过不好。
她多少有点幸灾乐祸。
老妈到现在还没看明白呢,继续被二哥当枪使,找大嫂的麻烦,只会变得不幸。
至于赵家这些人,关她什么事呢?
反正也不会对她怎么样。
想要耗着就耗着呗。
给陈可秀通风报信,她也说不清道不明,或许也是想着,老妈再继续作下去,又听二哥的话,万一不让自己读书了,多少找个靠山。
至于这些末微的人情有没有用,那都是以后的事情了,就算是没有用,她也不会后悔的。
另一方面,确实也是不希望邵建国得逞,要不然以后更加变本加厉。
当然,也有一小部分原因,她在心底承认,她能长大,生活还算优渥,是托了邵卫国的福,不太想让赵玉兰一直打扰陈可秀。
对于她来说,维持现状不变,就是最好的结果了。
邵梨子没管这些阵仗,自顾自的去厨房,收拾了一下灶台,就准备做饭。
至于现在这些亲戚,谁招来的祸事就自己解决呗。
饭还是要吃的。
邵梨子做饭,赵家人也没无动于衷。
赵大舅妈和赵二舅妈对视一眼,直接跟进了厨房,指挥邵梨子,让她多做点饭。
邵梨子不同意,压根就不搭理。
这两个娘家舅妈也不气恼,骂都懒得骂,索性自己下手做饭。
看到一袋子白面粉,别提有多高兴了。
家里都吃的苞米饭,面粉这种金贵的东西,一大家子又没有分家,哪里舍得吃。
现在是不敢直接搬走,就怕帽儿山大队长又找人把他们捆起来,不过在这里吃顿饭还是敢的。
直接倒了半袋子,开始和面。
邵梨子觉得可悲又可笑,只能出来,隔着门和赵玉兰说,“妈,舅妈她们把家里的面粉都要倒光了,你还是想想办法吧。”
再这样下去,怕是以后吃饭都不得安宁。
要是农忙的时候,他们肯定就回家了。
可现在是冬月,正好是不忙的时候,要是不想个辙,怕是能住到开春去。
这么多人可劲的吃饭,也得不少钱。
再说,这件事情总是要解决的,又当不了一辈子的缩头乌龟。
关乎粮食,赵玉兰就撑不住了,骂骂咧咧的用力打开门,冲邵梨子撒气,“你是饿死鬼吗?这种时候做什么饭,败家的东西。”
要不是梨子去做饭,娘家人肯定想不到粮食就在厨房的。
现在好了,拦也拦不住。
败家的东西。
邵梨子抿抿嘴,好脾气地说道,“妈,你不能怪我呀,折腾一天了,我也是担心你饿。就算我这一顿饭不去做,总是要吃饭的。”
这道门能挡一天,难道还能挡一辈子吗?
现在是冬月了,脚底都是冰冰凉凉的,白天有点太阳,热乎气儿还行,到了晚上肯定得进屋。
还能真一辈子不打开门不成?
早晚都得解决这个事情,还不如早点解决了。
哪怕来往不多,她也知道,这两个舅妈的性子。
每次来家里,都不会愿意空手走的,就算是鸡蛋不多,都得软磨硬泡拿一个在手里才会离开。
何况今天是老妈请人过来的,没一个说法,人家肯定是不会走了。
请神容易送神难,让她再听二哥的馊主意,想一出是一出的。
现在又想龟缩起来,门儿都没有。
邵梨子现在对赵玉兰的感情很复杂,又觉得她挺可怜的,一手拉拔大的儿女都各怀鬼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