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有一棵病梧桐(38)
步入千禧之年,当时的创业大环境很好,年轻人只要有一颗奋斗的心,肯吃苦,就能成功。
安城盛是踩着时代的发展脚步走过来的,他的创业可谓顺风顺水,年纪轻轻就能将自己的公司做到上市,身价翻了几千倍不止,成为了京港屈指可数的房地产龙头企业。
早些年也参与了很多爱心活动,资助了不少学校,其中就有坞城的二十六中,因此被这座县城政府评为最有善心的企业家。
学校里的教学楼、操场、图书馆都是著名企业家安城盛资助的,他还设立了一些阳光助学金,帮助很多孩子实现上学的愿望。学校为了表示感谢,在校园大门侧墙上贴了很多资助者的肖像。
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安城盛。
黎怀是位作家,还是一个小有名气的记者,人如其名,骨子里总是带着一股伤春悲秋的文艺气质。
最初是采访财经频道的,可能因为这层气质,才吸引住安城盛的。
当初在一起时,二人都以为找到了知己,错以为对方是自己此生相濡以沫的人,但后来发现对方与自己的价值观不合。
一身傲骨的黎怀从心底就看不起计较利益得失的安城盛。就好像你在跟他讲述罗曼蒂克,他会认真回应你经济成本,并且还会告诉你不要抱有美好幻想,这是做商人最忌讳的。
谈都谈不到一块。
二人关系从未和睦过,虽然生活在一栋别墅里,但二人比外面的陌生人还要生疏。
安予星当时不懂什么叫作冷暴力,只知道黎怀不会主动跟安城盛说话,而安城盛常年忙于工作,很少回家。
即便回家,也从来不去看坐在电视前像是把他当做空气的黎怀一眼。
偶尔她在房间里,望着阴郁的深夜,听见二人在房间的争吵声。其实绝大时候是黎怀的精神崩溃会朝安城盛争吵,诉诸着她的痛苦。
而安城盛则是一言不发,吸着烟,极为淡薄冷漠地看着黎怀精神在崩溃的边缘徘徊。
回想起来,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进的民政局,怎么忍气吞声生活在一起近十年,怎么生下的安予星。
只知道那天晚上,一向恪守自律的安城盛喝了酒,醉醺醺回到了家里。
他没去理会岛台自顾自倒水喝的黎坏,一边解着领带一边往楼梯口走。
“一周后我就要出国了,星星怎么安排?”黎怀询问的声音传来。
安予星房间的灯已经熄灭了,没人注意的角落,女孩抱着小熊玩偶静静靠着门听他们的对话,心里似懂非懂。
“先送爸妈那里吧,我会打电话让人安排。”男人的声音从二楼尽头传来。
在得知要去坞城,安予星心里除了失落以外,是带着一点窃喜的,因为好久没有见到过外公外婆了。
再加上他们二人僵滞如冰的关系,导致安予星在这个家里也很压抑。
但好在黎怀虽然对安城盛冷淡,但从来不会把脾气牵扯在孩子身上,安城盛也如此,虽然不会主动跟黎怀多言,但每次回家还会给安予星带礼物。
每一件礼物都正中她的喜好。
就这样,三天后黑色迈巴赫停在锈迹斑斑的大铁门前,司机打开车门,黎怀抱着小小的安予星走下车。
眼角不断有泪水涌出,与安予星做了告别。
现在回想起那天,雨水很大,天地朦胧之间,安予星依偎在外婆怀里,看着那辆黑色车消失了在视野里。
黎怀也没再来过。她身处海外,身份十分隐秘,只是偶尔会打来电话问问,而电话号码都是些乱码,为的就是不留痕。
安予星逐渐长大,也明白黎怀的工作不仅仅是个记者,而是战地记者,随时都可能面临生命危险,工作十分隐蔽。
而安城盛这些年也没有来看过她,只是每一年生日,都会让人送来礼物,那些礼物都很贵重,穿着洛可可的骨瓷娃,就是会下雪的魔法城堡,就是会眨眼的限量版芭比公主、限量版玩偶公仔……
可安予星已经不是小孩子,不再需要这些东西来作伴。
安城盛还是把她当做小孩,乐此不疲给她收集送过来。
小县城没有惠灵顿牛排包,但会有红糖三角包,超市货架上的不是士力架,而是花生架,餐馆里用的不是法国风情古董银器餐具,但会有印着花样的搪瓷盆....
时间久了,安予星逐渐熟悉起来,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没有觉得那里不好,对比起父母,他们陪伴她的时间更多,外公是退休老兵,学会了一手厨艺,总能变得花样给安予星做。
外婆会给她扎头发,漂亮的麻花辫,可爱的丸子头...
而这些曾经一度被黎怀很土很廉价的发型发饰在安予星身上并没有很难看,反而俏皮又可爱,是属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该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