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通房她又娇又甜(72)

作者: 十颗糖粒 阅读记录

真要算起来,苏苏不喜欢的蔬果也不少。只是从前在膳房就能借着便利,挑些其他的饭菜充饥,到朝宁院过后,郑嬷嬷和绿莺她们看护得紧,她多动两次筷都能记在心里,更不会有那些她不吃的东西端上来。

紫云是与她相处得久,熟悉她的口味,做些吃食便下意识顾及她的喜恶。时间长了,这才觉得苏苏好养活呢。

.

原本估计着要在慈济寺住满整月,但宋温那边派人来请了两次,加上那些被褥已经缝补完了,苏苏便提前几天回了徐府。

宋温的身子自去年入冬后便有些不好。毕竟是打小的毛病,这些年名贵的药材没少用,也没完全改了体质。徐老夫人看她看得紧,天气暖和前是不准她出门乱走的,便是这样,宋温身子不适的日子也比年纪相仿的人要多些。

苏苏起初并不知道宋温让人去请自己是为了何事。她只是想着,再在慈济寺待着也没事干,宋温一个人在屋里待着,应该闷得慌,兴许是想找自己说说话。于是提前回府了。

回来一问才知,宋温竟是请她回来陪着吃吃喝喝的。

前些年有一次病情反复,宋温连日卧床不起,延请名医进府,给她换了药方,最开始那几天胃口十分不好,大夫也劝着让她减少进食。

徐老夫人看着心疼,纵使不舍也让安姑姑管着,除了些许清粥,不让她吃别的。那时候,宋温虽吃什么都尝不到滋味,但耐不住她还记得以前尝到的味道。她也乖巧,每天也不闹不哭,就只是虚弱地靠在枕上,然后跟安姑姑说那些馋人的点心。

徐老夫人挂心宋温,自是每日都去看她,也听到过几回,便安慰她:“等你好起来,要吃什么,外祖母都叫人给你做。”

宋温病得迷迷糊糊,伺候的丫鬟也不敢陪她多说话,怕耗了精神。宋温每日就把往日吃糕喝茶的事翻出来一遍遍回想,得了外祖母这句话,当然更放在心上啦。

等这病好了,那些糕点都要吃一遍!

抱着这样的想法,宋温卧床期间吃药喝粥都很乖。徐老夫人见她一日日好起来,更是开心,又谴人去招了两个会做点心的厨娘进府。此后每年这个时节,宋温都会选天气较好的一日来享受满满一桌的糕点,算是弥补不能出门的缺憾了。

第39章 关心

宋温拿了食单给苏苏。一张张看下来, 苏苏有些惊讶。

前几天紫云还跟她说想试几种京中不常见的点心,转眼她就在宋温给的食单上全见着了。她便在其中选了两三个。

宋温还有些不好意思:“那姐姐你这两天就少吃些点心,好不好?免得那日没尝几口就腻了。”

回府后苏苏每日得空了便写写字, 有时也克服着艰涩之感,摸出本书翻一翻,没什么耗体力的事, 最多就是从朝宁院走到宋温的院中来, 自然可以少用些点心。

还有她这些日子欠下没喝的补汤, 这下都要补上。郑嬷嬷已经用了心思, 还是去不掉补汤中古怪的味道,苏苏一想到便觉得舌尖上都泛起苦涩。

见宋温微微透出羞赧,苏苏柔声道:“之前多亏了你给的蜜饯, 我才把补汤喝下去。你叫人准备的点心一定也很不错。”

宋温想起在别庄那时候, 以“过来人”的语气,语重心长道:“该喝的补汤,姐姐要记得喝。唔……先前那种果脯已经没了。如果实在喝不下,让三哥哥喂你, 也是可以的。”

在别庄那次,她只是想留到最后来喝, 没想到徐弘简就那样一勺一勺地喂她。他是不是从那个时候起就觉得自己很娇气, 特地吩咐过, 才使得郑嬷嬷她们格外仔细?

他给她喂过汤, 还有糖葫芦之类的吃食。仔细一想, 跟哄小孩子似的。

见宋温认真地看过来, 苏苏掩饰地端起杯子抿了一口。

宋温又说了些苏苏不在府中时发生的趣事, 片刻之后, 她送苏苏出门。

二人刚走到院里, 一只绿中带黄的小鹦鹉张着翅膀从她们跟前斜斜地掠过去。

宋温嘀咕道:“怎么又只有一只在院里了。”

安姑姑和绿莺站在一丛花草跟前说话,身着粗衣的小丫鬟正弯腰抱起其中的一盆花。

宋温抬手指了指,有些忧愁地对苏苏抱怨起来:“你看它们多不让人省心。外祖母上月挑了一只小猫给我抱来,结果养了没几天,它就四处乱跑,有大半时候都不在我这儿呢。眼看着猫不在了,我便让人把鹦鹉挪回来养着,结果一只成天往外飞,另一只也没闲着,每日都要祸害一盆花。”

宋温给那只小猫起名雪泥,浑身雪白,毛发柔软蓬松,煞是可爱。苏苏见过一回。

据说雪泥个头小小的,却能认清老夫人和宋温两方院落的路。它在外面扑蝶弄花,到了饭点,却很自觉地回到主子的院子里,吃饱了才又找个安逸的地方窝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