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零对照组:换亲后,我被团宠了(227)+番外

作者: 知蓝 阅读记录

她那个婆婆是有点儿迷信的,只要寓意好的,都要遵从。

林初夏也笑了起来,觉得挺好,过年嘛,这样才有意思。

吃过了早饭,家里的男人们就要去上坟祭祖,就连小壮壮都没落下。

张桂兰煮了饺子,分别盛在四个小碟子里,秦母又准备了四个苹果,四个桔子,秦汉还拿上了一瓶酒。

等男人们走了,秦母,张桂兰,还有林初夏开始准备年夜饭。

这是一年当中最丰盛的一顿饭,家家户户几乎都是把最好的摆上这一桌。

这年头人们日子不好,能炖只鸡炖锅菜,就算不错的年夜饭了。

秦家今年年货准备的足,鸡、鱼、肘子、排骨这些硬菜都安排上。

还有炸豆泡,炸丸子,炸排叉……先前炸出来的炸货也都安排上。

这会儿没有蔬菜大棚,北方的冬天,萝卜白菜当家,秦母在屋子里种了小蒜苗,也增加了一个新鲜。

最后还要炖一只大鲤鱼,鱼不能切,就整只炖,预示着年年有余。

男人们祭祖回来,满院子飘着饭香味儿。

小壮壮口水流的老长,一双眼睛亮晶晶的冲向厨房。

“妈妈,做什么好吃的了?好香。”

要不说过年最开心的就是孩子们了,穿新衣,戴新帽,又有好吃的。

秦母将炸好的肉丸子装了一小碗儿给他当零嘴,小家伙开心的要起飞。

这时,外边秦汉喊他,“壮壮,贴春联了……”

“欸,来啦……”

小胖手一只小手抓一个肉丸,还往嘴里塞了一个,着急忙慌的往外跑。

秦母一边叮嘱他慢点,一边让林初夏也去外边看看。

饭菜都准备的差不多了,这是小儿媳妇在他们家第一年过年,也想小儿媳妇和小儿子多相处一会儿。

林初夏看到院子里眼巴巴的秦阳,和秦母张桂兰说了一声,洗了手就去了院子。

春联儿是秦阳亲手写的,笔走龙蛇,行云流水,都是好兆头的话。

“你帮我看着,我来贴。”

每个门框都要贴上春联,这些由林初夏和秦阳来贴,剩下的小福字,秦汉带着壮壮去贴。

谷仓上贴上丰字,水缸和柜子贴上福字,抬头见喜、出门见喜……

“壮壮,这个晚上贴你被子上。”

秦汉拿着一张写字的红纸对小壮壮道。

第173章 别致的期盼

小壮壮贴完手上的福字,兴奋的跑过去,“爸爸,小叔叔还专门给我写了字呢?这几个字念什么?是不是说我可爱又聪明。”

林初夏递给秦阳一幅横批,抽空往那边看了一眼,嘴角忍不住抽了抽。

肥猪满圈!

大哥这还真是个别致的期盼。

热热闹闹的年夜饭

吃过,秦汉秦阳两兄弟带着全家人去院子里放鞭炮。

这会儿没有那么多种类的烟花,甚至他们这种小地方,烟花都没见过,可并不影响人们对新年的热情。

劈里啪啦的鞭炮声,伴随着大人的欢笑,孩子的呐喊,交织成人世间最美妙的音符……

大年初一包饺子。

秦家准备了两种馅,白菜猪肉的和羊肉大葱的,都是肉多菜少。

秦母一边包着饺子一边感叹,“现在日子真是一年比一年好了,倒退五年,初一这顿白面饺子都不敢放开肚皮吃,现在咱们都能吃肉馅的了。”

张桂兰擀着皮笑问,“妈,不都说初一的饺子馅不能改吗?还说吃荤家里出混人,您真不怕了?”

婆婆最信这些,今年婆婆主动吃肉馅饺子,张桂兰都意外。

“什么混人不混人的,那都是过去日子不好,人们吃不上荤腥找的借口,咱们家出不了混人。”

秦母一脸的肯定,又道。

“都说了,家里添人减人是可以改的,今年咱们家夏夏来了,添了人,改动一下没事的。”

张桂兰看向林初夏,还是她高看婆婆了,原来还有这讲究。

热热乎乎吃了饺子,秦汉两口子,秦阳和林初夏要出门拜年。

这是他们当地的传统,而林初夏是第一年作为秦家人去拜年,秦阳脸上都是自豪。

秦家是大家族,往年他们都会先奔秦家大伯家,在那里聚齐。

去的路上,林初夏问起了秦阳和几个兄弟的关系,特别是秦文马素云两口子。

秦阳簇起眉头想了想,他好像和兄弟几个人相处的都不错,至于秦文媳妇儿他没接触过。

“怎么了?她做了什么事儿吗?”

媳妇儿不是事儿多的人,这会儿着重提起马素云,必然是对方做过什么事。

林初夏见他这样,也知道秦阳的性子,摇了摇头,“没什么。”

就是觉得马素云有些针对她似的。

如果说上次马素云去包子铺是个偶然,那前两天在三婶家门口,再次遇到马素云,说的那些话,就有些针对了。

上一篇: 娘娘每天都在断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