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矜乖(151)

作者: 若述 阅读记录

叶予音的眼眶中俨然流露上红血丝,她不知道应该如何回应这个问题。

只能选择回避:“我只是想让你知道,如果我们真的没有未来,那我不会阻止你去跟更好的人在一起。”

她说的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更像是在逃避,却也是没办法的选择,她真的很累很累,只想找个安稳的地方呆着,很多时候甚至觉得一个人更轻松,至少就没有当下这些事情了。

“那你告诉我,对我来说有谁比你更适合我?”南斯屿一字一句,“又或者说,在你心里,我的位置能被谁替代?”

他死死盯着叶予音,更靠近她一步。

“你现在可以非常理智的说出这句话,但你敢保证,到那一天你不会难受么?你的意思是,如果我们之前有其他事情介入,你就会第一时间放开我的手是么?”

“但是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诉你,我已经放开过你一次了,这种感觉非常糟糕,我无时无刻都在后悔,这种情绪九年了都无法磨灭,所以这一次我绝对不可能再放手。”

他的眸底像是藏了个巨大的漩涡,完全将叶予音卷入,让她无法挣脱,只能越陷越深,不断产生窒息感。

她很想哭,却又好像哭不出来,她甚至无法抓住任何能够支撑住自己的东西。

下一秒,她便落入南斯屿的怀抱中。

南斯屿轻轻拍打着她的后背,这也是他经过克制隐忍之后剩下的理智。

他既心疼又难受:“音音,我能明白你的感受,你经历过太多,很累对不对,可是你想想,如果你真的放手了,你真的能过得比现在更好吗?”

“我就问你一个问题,如果有天我们真的走到了那一步,你愿不愿意最后再为了我们努力一次。”

叶予音还是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至少现在,她真的看不见他们两个之间能有什么未来。

他们距离太远了,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包括网上所有言论都在表达她配不上他,他们在一起会面对舆论,面对南斯屿的父母,面对的还有他们未来产生的所有有可能的分歧。

甚至,她如今寄人篱下,如今不断让步的人是南斯屿。

万一有天他累了,他们不再像是现在这样能够谈着永远,那她是完全被动的,她连一个能定所的地方都没有。

她距离他的世界还是太遥远了,遥远到她看不见,也够不到。

南斯屿叹了口气,揉了揉叶予音的发丝。

含着极其沉痛语气出声:“音音,你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爱上我?”

-

叶予音从来都不觉得自己是个自卑的人,但也没想到自己在感情里竟然会这么卑微。

她想过要么干脆不计后果再放手一把,结果还是会因为担心受伤,所以仍旧被那些理智牵制住所有行动。

南斯屿说的没错,爱里没有理智,可她还能理智的去考虑未来的所有可能性,那就是不够爱。

可是啊。

她几乎没被爱过,不知道爱是什么感觉,也不相信自己有被爱的权利。

况且,她什么都没有,她赌不起。

也没有爱人的权利。

第68章

年前最后一天工作, 叶予音接到余洛知的电话。

他近期一直在京城,也提到过来找她,但她始终避而远之。

这次之所以联系她, 是因为叶予音往养母的账户里打了一笔钱, 几乎是她这半年来所赚到的所有积蓄,以此感谢他们对她的养育之恩。

她跟养家庭关系闹得太僵, 养母没有联系过她,余洛知便成为传话人。

两人约了个地方见面, 余洛知提前到达,叶予音注意到他比之前还要瘦,下颚也布满胡渣没怎么精心处理过,整个人憔悴不少。

叶予音心情挺复杂的,她知道余洛知与那家人都不一样,对她很好,那些事情本跟他没关系的, 如今却物是人非。

“佳颜休学了,她精神状态不太好,一直在家里休养, 也算是对她犯过错的惩罚。”余洛知叹了口气。

他知道叶予音对这些事情不感兴趣, 没有多说, 而后将一张银行卡推到她面前。

“这里面是你转给爸妈的钱,你现在一个人在外头,需要用到钱的地方很多,有钱才有底气,不用给这些。”

余洛知也懂叶予音转这笔钱的含义是想一点一点与他们划清界线, 从而彻底脱离这个家, 对她来说他们曾为她付出真心, 如今闹到这种程度,只能用钱弥补。

但他们虽然是收养了叶予音的人,却也伤害过她,毕竟也是个可怜的小孩,不需要她背负这些债务。

“我手头上还有一点,足够生活。”叶予音并没有接过银行卡的打算,“这些钱算不上多,就当作我这个养女儿孝敬他们的。”

余洛知看着她,情绪冗杂,目光再移到那张银行卡上,想起前段时间从网上得知的她近期行程,同时接了好几个活动,拼了命的赚钱,只为了努力还清她认为欠他们的债务。

她倔得很,一旦下定了决心就不会动摇。

这一刻,他才明白自己真的是不再拥有这个妹妹了。

“其实爸妈他们都觉得对不起你。”余洛知紧接着补充,“那次是他们冲动了,给你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冷静下来后他们都知道他们错得很离谱,只是不知道应该怎么面对你。”

“不重要。”叶予音语气如止水般平静,端起面前咖啡轻抿一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我不需要什么道歉,也不会怪任何人。”

“也是,过去的就让他过去吧。”余洛知努力扯出一个僵硬的笑颜,“如果你愿意的话随时可以回家,你的房间还在,但是如果你不愿意的话……也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