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师攻略(165)+番外
军营那边也没什么动静,谁也不知楚越的真实身份。
唯一的大事就是当今陛下即将在六月初一驾临临江的行宫。
本应奔赴长安的刘将军中途返回,奉旨驻守临江。
苏珏今日忙里偷闲,闲读些消遣的文字。
其实翻来覆去,他常读的书也就是那么几本。
今日是韩闻瑾送他的《游行记》,苏珏素来喜爱此书文风平实端正,内容翔实有趣,常看常新。
但今日他却难得地从文字中散了心神。
注意力不自觉游移到院外。
那日的经历是一场梦吗?
他的安乐明明就在自己眼前,可梦醒之后,只有那一捧海棠花和一枚凤钗。
剩下的什么都没有。
但那夜的缠绵触感他还记得,这不断地提醒着他,这不是梦。
心神恍惚之间,苏珏听见季大夫和许攸的交谈声,也听见沈爷是如何哄小苏元的,“哎,小苏元,你的哥哥此时有事,我带你出去玩好不好?”
“好,出去,给哥哥带吃的。”
风声呼啸,送来少年人的笑语欢言。
然后传来了大门移动的声音。
今日有客,倒是稀奇。
“二公子,请,公子就在里面。”
二公子?
沈爷的称呼让苏珏心头一动,是二公子李明月吗?
难道他们已经有了决定?
但为何不是李书珩?
苏珏从书卷中抬起头,并收起注解到一半的《游行记》准备起身相迎。
露落园前,李明月款步而来。
苏珏一开门就见他一身淡色常服,整个人被临江氤氲的水色浸润的清辉无双。
更似天上高悬的银月,如今映照到无边水色中,可望而不可及。
“苏公子,许久不见。”
李明月敛容同苏珏见礼,苏珏回之以礼。
互相见礼后,二人掀开衣服下摆跪坐下来,李明月就从怀中取出一册页角已泛黄的书卷,小心地摊开在书案上,纸张有些发脆,随着李明月动作发出了“哗啦”的响声。
“我对这一篇策论不太明白,兄长让我来向苏公子求教。”
听此言,苏珏心生诧异,王府里什么文人没有,非要千里迢迢地到雍州求指教,分明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于是苏珏探过头来,认真阅读起了已有些褪色的文字。
那发黄的纸页上,不多的空白苍劲有力的字迹的注解密密麻麻填满。
苏珏略一思索,应当是冀州王李元胜的手笔。
“这是家中旧书,父亲少年时曾读过。”
苏珏点点头,他猜的没错。
“后来,长姐也看过,只是没有批注。”
或许是提及了去世的坤宁郡主,李明月神色显出一分沉痛三分怅然。
也不知此生他们一家还能不能团聚。
不过,只是一瞬,李明月就敛了悲容,然后指着书册上的一句话问道,“公子,此句何解?”
苏珏扫了一眼书册,面色如常,心中却是翻江倒海。
只见那书册上写着: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作者有话要说】
二人互动有些激烈,咳咳咳……
第75章 活人祭祀
贞平二年夏, 六月初一日。
楚云轩驾临江行宫,金林池苑,并于临仙殿赐宴群臣。
九州诸侯尽皆朝拜。
临仙殿前搭着水棚, 仪仗和卫士排列有序。
临近的水中一字排列四条彩船,禁军各部舞大旗、耍掉刀、神鬼杂剧,花样百出。
丝竹弦乐, 水傀儡戏演得热闹。
尽显盛世, 西楚繁华。
楚越既是宗室子弟, 又在军中立红, 自然得以列席。
她对戏曲杂耍没什么兴趣,锣鼓喧天的船队夺标也吸引不了她的注意力。
倒是那傀儡戏,惹得她多看看几眼。
让她想起在十二楼与苏珏的种种。
细看之下, 果真不如苏珏的一举一动。
她一边拨弄着左耳上那日苏珏所赠的金海棠坠子, 一边漫不经心地喝着御酒。
脑海里尽是那日与苏珏的种种。
实在是妙不可言。
酒一杯接着一杯,细细品啜。
果然,人只要心情好,就连酒也别有一番风味。
入口醇厚, 回味甘甜,花香清冽, 恰似桃花初绽, 蝴蝶新飞。
她抬眼扫过各座上的诸侯百官, 九州诸侯拱卫王座, 实则是心思各异。
九侯质子也尽皆在列, 为质四年, 他们早就被磨没了生机, 几乎都是死气沉沉, 唯有在见到父母亲族时眼里有一瞬的光亮。
丞相杨兰芝正襟危坐, 礼仪周全。
其余二公九卿也是言笑晏晏,推杯换盏,丝毫看不出平日里的针锋相对,互为阵营,此时只有暗流涌动。
倒是韩闻瑾韩大人兴致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