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帝师攻略(322)+番外

作者: 上品俗人 阅读记录

看着苏珏泪水将落未落的模样,韩闻瑾从喉咙深处挤出这几个字,苏珏心中一热,旋即目中凄楚,泪眼涟涟,“好,我带你回家。”

****************分割线****************

那日行宫血洗后,临江风声鹤唳。

庭杖御史,屠杀礼官无论放在哪个朝代,都能被在史书上留下负面的一笔。

楚云轩却真这么干了。

他将册封的礼官屠杀,进谏的御史庭杖赐死,无错的丞相长跪。

桩桩件件骇人听闻,这对所有人都是一种警示。

而在这风声鹤唳的紧要关头苏珏倒是自在安然,他每日都派人暗中打探消息,也会去诏狱探望韩闻瑾。

然而没出两日又接连出了三件的奇事。

第一件奇事,十二楼天人苏珏疑似是北燕王族遗孤的流言甚嚣尘上。

百姓议论纷纷,不少人都说苏珏若不是北燕遗孤,那叛贼宗政初策缘何对他毕恭毕敬,甚至在战火纷飞时还能畅通无阻。

有道是空穴不来风,不知源头在哪,关于当日行宫里发生的种种被描绘的绘声绘色,细枝末节,无一不明。

甚至连当年宗政初策背叛北燕之事也被翻了出来,添油加醋,好不生动?

偏偏陛下总是下旨命苏珏入宫伴驾开宴,各种珍宝如流水般的赏赐。

十二楼与苏珏一下子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第二件奇事,冀州王二公子奉旨娶了个牌位回去,十里红妆,三书六礼,一点礼数也没错得。

从此,他李明月的正妻就是一个死人,以后谁家还愿意把女儿嫁过去,百姓们都说陛下这是在灭李家的气焰。

第三件奇事,临江城内竟然无缘无故的发生孩童失踪事件。

若只是个例,官府和百姓倒不足为奇,但这次报案的竟有三十几家,甚至还有几个达官显贵的孩子。

如此一来,官府不得不重视。

而且如今圣驾驾临,在天子的眼皮子底下出了此等大事。

临江,乃至整个雍州的官员都是提心吊胆,生怕处理不当掉脑袋。

“大人!一定得给我们做主啊!”

“我家老幺儿丢了半个多月,大人帮帮我们吧!”

“俺儿一向听话,咋就让人给骗了呢!”

“大人可得为我们做主抓住贼人!”

临江官府被百姓围了个水泄不通,刘县令坐在大堂上被他们吵的头疼。

案桌上的状纸摞的半尺高,朝廷也在不停施压命他们尽快破案。

否则他头上的乌纱帽难以保全。

是以刘县令现在是如坐针毡,心急如焚。

没办法,一点线索也没有。

可面对这些百姓,他还是得尽力安抚。

“好了,本官已知道了你们的冤屈诉求,先回家去,官府定会给你们答复并找回孩子的。”

“大人,官府已找了半个多月还没有消息,您还是给我们一个具体的时间吧!”

“大人,我们是真的心急啊!”

“大人!俺们孩子不会已经,已经……”

“大人!”

为人父母者最挂心的就是自己的儿女,如今孩子失踪多日没有音信,他们是真的六神无主。

但这份情急落在刘县令耳中却是吵闹无比。

他难道不想破案吗?

他当然想,可没线索就是没线索,他们有什么办法。

这些刁民只会吵嚷,吵得他头疼。

于是惊堂木一拍,堂下立马安静下来。

“大胆!你们要是耽误了官府办案可是要坐牢的!”

刘县令板着脸,又拿出官威,百姓这才有所收敛,知道后怕。

见告状的百姓陆续离开,刘县令终是松了一口气。

然而还没等他端起一杯热茶,官吏急急忙忙来报,“启禀大人,张太守亲自登门,已经进了县衙了!”

“什么?”

刘县令刚安定的心又提了起来,张太守亲自登门,怕是不妙。

揣着忐忑不安的心刘县令立马带人去迎接张太守。

“卑职不知太守大人,有失远迎,还望大人海涵。”

“起来吧。”张太守自然落座,半天不曾说话。

刘县令也不敢轻易开口。

待喝完一盏茶,张太守堪抬眼开口,“刘县令,孩童失踪之案查得如何了?”

“不敢欺瞒大人,毫无头绪。”刘县令硬着头皮实话实话,心里不断的打鼓。

谁知听到他的话,张太守竟没生气,反而语气平和,“你也算尽心,这个案件大理寺接了,你可以松口气了。”

“大理寺?”刘县令一脸讶然。

“正是,陛下极为重视此案,有些事不是咱们能参与的了。”

张太守话里有话,刘县令自然不会装傻。

“卑职明白,稍后就将卷宗移送大理寺。”

“好。”张太守很满意刘县令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