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门凰女(1162)

作者: 白羽凤麟 阅读记录

而通常这时候,叶青凰他们已经将第一批货上蒸了,这样才不耽搁出货,又不会让那些半大孩子们太辛苦。

叶青凰看着能够体面别人的小妹,还有已经懂事知道不能揭人伤疤的陈杏花,点头笑了笑。

“杏花说得对,以后你们不要去对他们的家乡和家里事好奇,不要问他们以前的生活,他们来自很穷的县城,堂哥这趟去就是帮他们的,这也是堂哥当官的份内事,知道吗。”

叶青凰一脸认真地教导小妹,又看了其他人一眼,大家连忙点头。

吃了早饭,叶青喜他们七人就背着书箱出门了。

本来已用不上书箱,但他们最后并没有在府里读书而是去了私塾,自然这书箱又要用起来了。

尽管与府城有钱子弟的书箱比起来,会显得很寒酸,但他们并不想换掉,因为这是从家乡带过来的,对他们有更深的意义。

周家婆媳和翠婶子、晴嫂子吃了早饭就在暖阁里做针线,小厨房里增加了二十多个帮手之后,她们自然轻松了不少。

小姐妹们吃了饭去花园里走了一圈,也回后面厅上去读书写字,并没有立刻去做珍珠饰品。

经过夏天的忙碌辛苦后,小号的珍珠饰品已攒下许多存货。

虽然因价格相对便宜而卖得很好,但夏天这阵争购的热风潮过去之后,销量自然就没有一开始时多了。

后面自然也不需要那么多货,就不需要太赶货。

中号珍珠现在也交给了十二个丫环在做,也教会了李小花、常青青、李招弟、杨大丫她们九个新进来的小姑娘。

这样中号珍珠饰品的存货也一样就多了不少,根本不需要小姐妹们再动手。

先进来的夏雨和秦月自然和李小花她们不一样,她们的身份是小姐妹们的丫环,但多是做陪伴,并没有什么职责任务。

加之她们的娘是叶青凰身边可靠的嬷嬷,自然,叶青凰不会让她们每天全部的时间都去做手艺活儿。

当小姐妹们又开始绣花时,叶青凰也给了她们绣绷,让她们开始学绣花。

没想到夫人会教小丫环学绣花,让她们的娘刘氏和李氏感激不已,当时一听这安排就过来行礼道谢。

叶青凰却说,府里人手多,但实际没有什么活儿,丫环们也别傻呆着虚耗时间,会绣花或做针线的,也可以在得空时做做,只要不耽搁主子吩咐就是。

这翻话,自然也包括在梅园、雅月轩和疏风苑听差的那几个丫环,也包括李氏的长女秦春、孙氏的女儿许兰。

也因此,得了夫人的话,会做针线的几个妇人夜里就更起劲地教着自家姑娘学针线,自己做衣裳,想学绣花的也开始入门了。

城守府过冬事宜早已安置起来,下人都有统一的服装,刚发了秋装,现在立刻又在准备冬装了。

一府下人在人数上可不少,自然都是专门的布庄裁衣人统一赶制,从里到外都有配置。

但钱氏、刘氏、李氏、孙氏她们却依然很忙。

因为她们的汉子如今常在铺子里走动,自然会有常服穿,衣料也另行发下来了,只不过要她们自己来做。

而且叶青凰这两天也开始做护膝、袖笼。天凉了,小姐妹们中午不困不想歇中觉时,也会来做这个。

叶青凰就把手艺教了四个针线活儿还算不错的嬷嬷,也让她们帮着赶一批货出来。

为此,如今府里似乎每个人都很忙,小厮忙着当伙计、丫环忙着做手艺,少年和小姑娘们也忙着在作坊里干活。

当然,那些个小姑娘下午也过来做珍珠饰品,下午得空的十七个少年却开始识字了。

叶青喜他们以前在靖阳时抄写最多的那些启蒙书,如今都拿出来给了这些少年们。

没有那么多地方和桌凳,叶青凰就让他们在长廊下坐着,开始背书,用手指在地上、横凳上写写划划记熟笔划。

叶青凰说,当他们能熟背三字经、百家姓并且能把上边的字都认全时,就给他们配置笔墨纸张。

他们以后就不是大字不识的小子,城守府出去的小厮,不说十年,五年读书资历是要有的。

第891章 叶子皓不在家

这话也就意味着,他们做为几乎没读过书而且穷苦无依、卖身为奴的农家娃,五年后就算不在这里,至少也能当个有晋升机会的伙计。

如此,让那帮小子们、后生们如何不积极学习、努力干活?

他们又不是一辈子想当人奴才,当然也是想要将来有个更好出身的。

有了这些人积极劲头,叶青凰他们到也省心不少,只要将各种人手安置好,便能将自己脱身出来做别的了。

转眼就到了八月的最后一天,叶青喜他们不用上学,但他们今天都没有往田庄去,也没去杨家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