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凰女(1954)
也因为刚才这一闹,又一个小二被带了上来,是德风书馆的小二。
乔楠和许靖言接着问,几乎是同样的问题被他们再问一遍,就连围观的百姓们都知道下一个问题是什么。
因此,在那小二回答不正确或是表现有些可疑时,围观的百姓们都帮着喊:“假的!撒谎!他撒谎!”
有这助攻,那小二都快吓坏了,最后竟是提前招了,是一个常去听说书的樊篱女子身边的丫环交代的,身份不明。
这个小二自然也是得了赏钱十两,才会找了机会把话传了出去。
先前小二得银五两,这个小二得银十两,价钱不一,且一个是婆子、一个是丫环,由此或许可以推测,是出自两家人手操控。
虽说问到现在仍是一盘散沙,但至少有线索了,围观百姓们一点也不着急,反而嚷着快喊下一个。
他们记得,前三个正是三个小二,来自三家铺子,之后还有菜贩、摆摊婆子等。
就算十三个人来自十三家暗手,他们也不在乎,只要知道此事确实是有人在操控,在蓄意伤害叶御史夫妇就行了。
有了这样的结论,就证明叶御史夫妇是被人欺负了,也与外面街头正在说着叶御史夫妇事迹的青华州举子们的话印证。
而叶子皓却神色淡然地看向齐文祥。
“齐府尹,此事说起来其实也不大,但作为案例,却是可以规范坊间风气,以及官眷人身安全及声誉。”
“让喜欢乱嚼舌根的人明白,说人坏话也是会被受害者报官,要付出代价的,更何况还是收人钱财做这些事情,这已不是普通闲话、长舌,而是违反律法,理应官判。”
也做为案例,让一些暗搓搓耍阴招的人明白,若要人不知,除非已莫为。
做了坏事,就要有承担后果的觉悟。
“是、是,叶大人所言在理!”
齐文祥听出叶子皓想借机作文章,哪里敢在这样的问题上多言?只要不祸及他家就好。
第1499章 这样的人
短暂交流之后,案子继续顺利地审下去,还都是乔楠和许靖言在问话。
齐文祥心里已然清楚,虽是他给了那两个举子问话的机会,但实已是在审案,是那两个举子在审案。
只是他心里明白,嘴上却只字也不敢提及,有些事情大家心照不宣就好,若是搁上桌面,就面子里子都不好看了。
心里思念及此,他朝叶子皓那边瞥去一眼,暗恼叶御史嚣张过头了,竟然利用他的地方,给那两个举子展现能耐的机会。
都是仕途上走过来的,如何不知,那两个举子若在此处扬名,将来仕途上定也会绽放光彩,会有个好前途。
可偏偏这机会是他自己同意的。
更让人恼怒的是,叶御史弄了这么一出之后,他自己竟然在这严肃的公堂之上,悠闲地逗弄着孩子。
蔑视公堂啊!
齐文祥握着惊堂木的手指紧了又紧,思虑再三之后,却是慢慢松开手指,神色也平静了些。
这些日子以来他虽未去上朝,但新任御史叶子皓之名,却是如雷贯耳。
此人上朝一次就能怼到别人无话可辩,而且旁人找他麻烦的也总落不着好,户部被清理,吏部失去了来年争取运作费用的机会。
而此人却名扬朝堂,还协助太子殿下统办了筹募善款、拍卖会等事宜,不用去猜、不用去打探,也知道此人已深得太子、皇上欢喜。
这样的人,不可能冒然跑来公堂之上玩儿嚣张,不可能无故抱着个孩子跑来公堂之上玩耍。
这样的人,必然心机深沉,每走一步、每说一话、每用一计,必是深思熟虑,不宜正面杠。
甚至可能,此人早将他堂堂府尹的反应纳入算盘之中,如此,还是先顺其意,再静观其变的好。
这样如日中天的朝臣,宁交好而勿结怨。
如此想着,齐文祥心里也没那么膈应了,只是看着堂下问话又换了一人,那两个举子仍是精神抖擞,一点也不显疲惫。
年轻就是好啊。
齐文祥心里又忍不住感慨,若有审案之能,将来放官地方,也是地方百姓之福。
叶子皓眼角微瞟,见齐文祥脸色已是变了几变,最后竟不再隐怒而看起了热闹,心里不禁好笑。
据他的情报,齐文祥为人中庸,不是多好的人,也不是多坏的人,能为百姓维护公义,也能在权贵的夹缝里狡猾求存。
可见此人是极会察颜辨色、懂得权衡利弊的。
看,眼下这一案子,此人就从一开始不想好好审理到被他盯着不得不审理,再到一路退让,现在又这般放松。
想来心里已有决断,要卖他叶御史一个好了。
就不知这次闲话风波的背后,这位府尹大人是否知道一些内情,不然怎会在一开始就那般想要将案子搁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