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媳妇是吃货(396)
“要不是你帮我估分,我还不敢填。这回录取的是第一志愿。”
周小满就笑:“我又没做什么,那都是你自己考得好。”
“那可不能这么说,”丁会计就道,“我娘家队上有个后生,说是自己估分估的太高,结果填的学校就没填好,最后,勉强录了最后一个志愿的中专。他那意思,那个中专,就是他胡乱填的。他说他比咱家建军考得还好些。”
这种事,也不是没有。
高考录取是按志愿来的,从第一个志愿开始,一直往下录取。
有时候运气差,前几个志愿或是分数不够,或是人家已经录满了,就只能调到最后一个志愿。
有些运气差的,连最后一个志愿都录不上。选了服从分配的还好,运气好就调剂到别的专业。运气不好的,直接退档没录取上。
送走丁会计一家人,余有粮依旧沉浸在喜悦当中。
“建军这回,为咱们大队争光了。他可是大专生。我去公社开会,别人都羡慕我,问我是不是我儿子。不过,也差不多,都姓余嘛。”
“你儿子是我。”余卫国嘴贱,忍不住回了句。
就被余有良一通怼:“我儿子是你没错,你也去考了大学,考出了个什么名堂?”
余卫国顿时语塞。
余贝贝不懂事,就仰着脖子问余有粮:“爷爷,大伯为什么不去大学?”
“当然是他没本事,考不上。”余有粮一点都不给儿子留脸面,“你以后长大了,要好好读书。不要学你大伯,整天不学无术,干啥啥不行。”
余贝贝似懂非懂点头,羞涩地捂着嘴笑:“我知道了,我以后肯定要读大学。不跟大伯一样。”
余卫国顿时胀红了脸。
“还有我,我肯定能考上大学。我在我们班上每回考第一。”小宝也跟着起哄。
余有粮哈哈大笑。
余卫国就借口上厕所,溜了。
第271章 孩子们
初一走了生产队附近各家亲戚,初二,周小满两口子带着两个孩子,就回了娘家。
两人到家的时候,周小丽周大姑一家人都到了。
众人又是一番热闹。
周奶奶坐在火钵子旁边,抱着余闹闹就不肯松手。
“哟,这是谁呀,看姥姥呀,是不是看姥姥呀,姥姥的乖重孙哟,你怎么长得这么好看,还笑呢,笑得真好看…”
余闹闹不是个怕生的,到了周奶奶手里,也咧着嘴嘿嘿傻乐。逗得周奶奶笑得像朵菊花。
周奶奶逗弄完孩子,就对周小满道:“你要不也学学你妹妹,住回娘家来算了,奶奶也能帮你搭把手。”
周小满明显感觉到周小丽的不悦,忙道:“奶奶,我婆婆肯定不答应。她看到孙子就提不动脚。今天我带着孩子回来,她再三叮嘱我跟安邦,要早点回去。”
周奶奶听了既是骄傲,又有些不舍得:“那倒是,闹闹这么好的孩子,任谁看了都喜欢。你呀,就算不能长期在娘家住,也要经常抱着孩子回来走动走动。我上一次看闹闹,还是他满月的时候,现在人都半岁大。小孩子一天一个样,我是看一天少一天。”
周小满有些赧然,点点头就应下了。
去年,她刚生了孩子,头几个月,就手忙脚乱,哪里还有功夫抱着孩子到处串门。再加上当时在准备高考的事,就更加没时间出门了。
祖孙二人说着话,眼见一旁的周小丽嘴巴翘得都要挂油壶了,周小满无奈转移话题。
“小丽,你家静静最近还好不,我看她长得这么胖,应该没少费心思吧。”
周小丽脸上这才有了笑。
她把张静静送到周小满手里:“你掂一掂,有二十几斤呢。这孩子,太扎实了。”
张静静比余闹闹大两个月,放在余闹闹旁边,却显得格外壮实。
周小满抱在手里,只过一会儿,就手酸了。
偏偏八个月大的孩子,又不是个老实的,在大人怀里两条小腿不老实,一直往上瞪。
周小满吃不消了,就把孩子放在一旁的长凳上。
周家的长凳,其实就是凉凳。为了方便照顾孩子,凉凳靠着墙,凉凳上,铺着厚厚的褥子,孩子能在凳子上爬来爬去。
静静趴在凉凳上,一会儿就爬到了凉凳的一头。
周小满看得惊讶不已。
“她就会爬了?太厉害了吧。”周奶奶将兴奋得咯咯笑的余闹闹也放在凉凳上,就道:“七坐八爬,她这个年纪,正是到处爬的时候。你到时候,也多训练训练闹闹,他肯定一下子就学会了。”
话还没说完,就见趴在凉凳上的余闹闹,学着姐姐的样子也要爬。
可惜,他似乎完全还没掌握技巧。再加上冬天穿得跟个包子似的,小肚子压在凉凳上,腿和胳膊在原地拍,那小模样,倒像是在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