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稔星霜(132)+番外
皇帝见慕泊舟都已是穷途末路、命悬一线,却依旧毫无悔意。心中的怒火“噌”地一下蹿至顶点。
他怒目圆睁,暴喝道:“来人!速将慕泊舟押入刑狱,朕要他受凌迟之刑,千刀万剐!至于他的九族,一个都不许放过,全部诛杀,以儆效尤!”
慕泊舟闻言,脸色骤变,惊恐瞬间爬上脸庞。可他还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便被宫中侍卫迅速押解拖走。
相较于慕泊舟的沉稳镇定,三皇子明崇廉显然是恐惧到了极点。
他藏在宽大袍袖之下的双手,止不住地微微颤抖,豆大的冷汗仿若断了线的珠子,接连不断地从额头滚落,洇湿了身前的衣襟。
身旁的贵妃,在这突如其来的惊变中,惊惧过度,双眼一翻,直直地晕倒在地。
而高高在上的皇帝,目光冷冷地落在明崇廉身上,眼神复杂难辨,仿佛在审视,又仿佛在权衡。
空气仿佛在这一刻停滞,大殿内一片死寂,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许久之后,皇帝神色疲惫,仿佛瞬间苍老了十岁,他缓缓抬起手,朝众人无力地挥了挥,示意众人退下。
太子眼神交织着诸多情绪,深深看了三皇子一眼,正准备随着众人一同退出大殿,这时,皇帝低沉的声音骤然响起,喊住了他。
刹那间,脚步戛然而止,偌大的宫殿内,人潮迅速退去,最终只留下皇帝、太子与三皇子。
皇帝望着阶下的儿子,缓缓开口:“朕这一生,前半生深陷皇位之争。为了那至高之位,兄弟间兵戎相向、血流成河。朕虽登上皇位,却也付出惨痛代价,后宫子嗣不丰,如今只余三子。”
皇帝微微停顿,眼神中流露出追忆与悔恨。
“朕每每午夜梦回,都是兄弟凄厉的惨叫,那些血腥场景挥之不去。朕不想你们重蹈朕的覆辙,不想再看到手足相残的悲剧。”
说罢,皇帝看向明崇廉,目光复杂。
“如今你行事败露,但朕念及父子之情,仍愿留你一命。朕将你贬为庶人,你母子二人即日起远离临安城,去南疆安稳度日。朕问你,对此可有异议?”
明崇廉扑通跪地,眼眶泛红,额头轻触地面,声音颤抖:“儿臣罪有应得,多谢父皇不杀之恩,儿臣绝无异议。”
皇帝微微颔首,紧接着,目光转向太子,神色凝重,语重心长道:“崇礼,你弟弟远离临安后,此事就此作罢,你不得再追究分毫。此后,你们兄弟之间,不得互生猜忌、离心离德。对待崇仪,亦当如此。”
太子默了一瞬,缓缓上前一步,沉声道:“儿臣谨遵父皇教诲。”
三皇子见状,膝行上前,与太子并排恭声道:“儿臣愿此后再不踏足临安,不负父皇与皇兄期望。”
皇帝面色稍有缓和,正欲开口让三皇子起身,刹那间,只见一道寒芒自三皇子袖中暴闪而出。
几乎在众人还未反应过来之际,那寒光已如闪电般朝着太子腹部迅猛刺去。
皇帝大惊失色,心脏猛地悬起,不假思索地飞身向前,抬腿朝着三皇子胸口全力踢去。
这一脚携着雷霆万钧之势,三皇子被踢飞数十步,重重摔倒在地,手中的匕首也随之脱手,清脆地落在身旁。
然而,三皇子躺在地上,不但没有丝毫痛苦的模样,反而仰头癫狂地大笑起来。
皇帝惊魂未定,目光下意识扫向那把匕首,竟发现刀刃之上洁净如洗,未沾染一丝血红。
而当他的视线再下移,三皇子的腹部,一个血窟窿赫然在目,殷红的鲜血正汩汩涌出,在地上蔓延开来。
皇帝下意识看向太子,太子面若寒霜,周身散发着彻骨寒意。
他紧握着匕首的手,此刻正微微下倾,殷红的鲜血顺着匕首的锋刃,一滴滴落下,在地面晕染出一朵朵触目惊心的血花。
“生在皇家,父皇您竟还奢望着兄友弟恭,当真是可笑至极!”三皇子怒目圆睁,对着皇帝嘲讽道,“当年,您与先皇在皇祖父眼中,皆非理想的君王人选,可你们为了那皇位,争得你死我活、血雨腥风……”
他胸膛剧烈起伏,悲愤怒吼:“而如今,您轻飘飘地就要将我扔到南疆那毒瘴肆虐之地,还妄想我能乖乖接受、安安稳稳度过余生?这与直接杀我何异?”
皇帝闻言,心神巨震,满脸写满了难以置信,胸腔之中,好似有块巨石,沉甸甸地压在心头,堵得他心口如遭重锤,剧痛不已。
他下意识地抬起手,紧紧捂住胸口,身体因痛苦而微微佝偻,紧接着,一阵剧烈的咳嗽从他喉咙深处爆发出来。
太子瞧见这一幕却觉得甚是荒唐可笑,一声轻蔑至极的轻嗤,自他鼻腔中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