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二姐的诰命之路(249)
如此一来,难道还愁大昭的琉璃不能发扬光大吗?
同时,打开边市,不仅能够为大昭带来不少的银子,也能帮北狄的一些百姓找到新的生计。那日,那个景象,实在是太苦了。
北狄使者应下。
赵和眼角上扬,心生雀跃,三年,终于等到这一日了,百姓安乐,他也能达成心愿。
在边疆的三年来,他日日想着回京之后求父皇下一个赐婚的圣旨,然后再飞奔回绥宁城见她,那一个场面早在心中演练了上百次。
想到这里,便起了身,朝外走去。
“王爷!!京城来信了!”小兵远远地瞧见赵和,立马放声大喊。
赵和的脚步更快了些,肯定是欣儿来信了,他要快些去看。
接过信件,瞧见上面的蜡封,上扬的神情立马耷拉下来。
这哪里是欣儿的信件,分明是宫里的来信。
带着信件回到屋中,耷拉的表情又上扬起来。
父皇竟是要他回京结亲,还说能圆了他的心愿?
可是三年之前离京之事,父皇还心存妄念,老想着让他替代三哥登上九五至尊的位置,想为他说的亲事都是清流门第的贵女。
为此,他还与父皇辩驳,然而最终的结果只是欣儿只能为侧妃,不可能为正妻。
后来,裴沅与他说,历来为朝出征的人战胜归来能够向陛下要一个奖赏,无论是什么陛下都会应下。
也因此,他毅然决定来到这里,为自己求得一个赐婚的奖赏。
骠骑大将军走进屋内,见赵和周身无不透露出喜悦的气息,猜到是与那封信有关。
但赵和每逢喜悦之事,又与信件有关,除了自家的嫡孙女,还能有谁,不由地调侃道:“王爷如此喜悦,可是达成心中所愿了?”
第194章
赵和看着骠骑大将军,心中暗道这以后可就是他的岳祖父了,面上多了几分亲近。
只是这件事终究还未真正有所定下,是以,没有回应他的话,只道:“骠骑大将军,劳烦吩咐下去,原地休整,明日卵时启程回京。”
话音落下,又深深地看着贺祥安,虽然心知其一直支持他和郭欣二人的事情,但是若是因为哪一点表现得让这未来的岳祖父不满,他可是能够做出毁约的举动来的。
这三年与岳祖父的相处可不是白来的,想到这里,又热切道:“骠骑大将军,听闻你对茶叶颇有研究,我这儿还有从京中带回来的贡茶,你且拿些回去尝尝。”
贺祥安见赵和比之从前更为热切,更笃定心中的想法。
不由地暗生感叹,在京多年他哪能不知道宫中的那些想法。陛下育有七子,唯最中意六皇子赵和,不仅因为他是静安妃所出,更因为其自小便展现了出众的才能。
可赵和自幼时走丢过后,便对那九五之尊的位置失了想法,直至三年前,赵和因欣儿与陛下起了争执,便随他来到了边疆与北狄一争。
是以,他欣赏赵和敢于为了想要的东西去争取,而不是听之任之。这才同意三年来欣儿还与其保持着书信往来。
所幸,他没有看走眼,赵和争取对了,想来,回京没多久,就能吃上孙女的花酒了。
……
京城,贺府。
世家大族被打压的消息传遍了京城官宦之家,凡是与世家大族有所结亲的都提心吊胆,生怕哪一日性命便不保。
裴氏自然也难以逃过这一劫,虽然身为静安妃的母家,但齐王也并未手软,一族十支,在牢狱的竟有五支。
贺祖母卫氏坐在郭若身旁,紧握着她的手:“若儿,你还愿意嫁去裴氏吗?”
郭若沉默不语,指尖紧紧地捏着衣角,她不知道到底应该怎么做,大昭对女子的教化向来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后来即使欣儿在不断地开导她,引导她走向独立做决策的方向,但是到了如今这个地步,她还是不知道到底应该作何选择。
卫氏见状,抱住郭若,苍老的声音却透出让人异常安定的温暖:“你若是想嫁,还是很喜欢裴沅,你就去,若是吃穿用度受委屈了,咱们为你做主!若是日后裴氏出了难,回家来,家里养你。”
在裴氏还未出事的日子,二人早已择了时辰八字,挑选了上好的日子,也订了亲,可是只要没有走到最后一步,她们家都是可以反悔的,只不过是背上一个不好听的骂名罢了。
但是一个虚名有何用,那些都抵不过若儿过得快乐幸福。
想到这里,抱着郭若的手更加用力。郭欣在一旁站着,默默地拍着郭若的后背,在她看来,裴沅是一个可靠之人,婚姻中最关键的不就是夫妻两人的关系和不和谐吗?但是最终的决定还是要看大姐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