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二姐的诰命之路(32)
“第三件好事是,我们的芋头片涨价为五十文一斤,每两日供一次货,包装改为每半斤用油纸包着。”
听到这么多钱,四人相视一笑。
三丫掐了一下四蛋,四蛋大叫一声。
“你会痛,那就证明这是真的。”三丫傻傻地笑着:“真好,上天肯定是看到我们家太苦了,给我们一些事让我们开心起来。”
大丫也很是开心,家里总算要出一个读书人,家里的生活眼见着要慢慢好起来。
三丫看着四蛋,眼中的开心渐渐转为了羡慕,以前和大伯爷爷他们一起住的时候,大伯总会炫耀自己在私塾里面念过书,自诩为读书人,看不起自己家。
那时候自己总想着要是自己读过书,又或者是有一门傍身之技的人,爹娘也不至于老是被大伯他们看不起了。
和自己一起出生的四蛋现在能进私塾念书,自然是让人开心,可是自己总感觉有些失落,好似自己离读书识字的机会远去了。
郭欣看着原本开心溢出感染周边人的三丫,现在却有些神伤,心中知道这是为什么,便道:“待四蛋安定下来之后,我们也去镇上或者县城摆摊,并且家里也会开一个作坊。”
“到时候,我再去看看能不能送三丫去念书识字,虽然说这里不给女子科举入仕,但是当一个识字的人也是很好的,再教些算术,这样子也有了安生立命的本领了。”
三丫一听自己也能念书,顿时就开心了,马上得意地看着四蛋道:“我也可以念书了,虽然比你晚,但是我也不是个笨蛋,以后也是识字有本领的人了。”
郭欣看了看大丫,继续道:“那么三丫和四蛋都去念书了,大姐虽然年纪有些大了,但是和我一起当个小富婆也不错,一起做生意,当女老板!”
大丫看着身边的二丫,眼含笑意,宠溺道:“好~什么都好。”
她哪还在意读书不读书什么的,在差点要去当小妾之后什么都看开了 ,只要在家人身边就是最好的了。
郭欣想着现在生活慢慢好起来,肯定不能按照以前的“xx丫”“xx蛋”叫了,不然一听人家可是要取笑的。
“当然,我们的名字也要换一个啦,总不能走出去都叫现在这个名字,那得多丢人。
第24章 建作坊
四蛋频频点头:“我也觉得我叫四蛋也太难听了,在村里还不觉得,大家都叫四蛋。以后去私塾了,人家都是些文绉绉的名字,我叫四蛋,那同窗不得取笑我。”
“那我们是自己取,还是找人帮忙取啊?”三丫看向郭欣,郭欣俨然成为了这个家的主心骨。
“我找汝芳斋的掌柜帮忙想了几个字,你们看看你们想要吗?”
她当然没有找莫霏霏帮忙想名字,就算人家闲,那也没有闲到这个份上,而且取名字这件事一般都是长辈给孩子取。但是现在也就只能借莫霏霏的名号一用,不然的话怎么解释自己会诗书的来源。
郭欣拿出三张纸,上面各写了一个字。
若,芷,羲。
“这是掌柜给你们取的名字,我的叫欣,郭欣。”郭欣自然是没有忘记自家的三个姐弟还不怎么识字,也就继续解释:“大姐叫郭若,希望你可以善良博爱、温文尔雅。”
“三丫叫郭芷,古人语“岸芷汀兰”,希望你有优美品质和高尚情操。”
“四蛋叫郭羲,希望你有气势、正义、顶天立地、大智大勇之义。”
说罢,将代表着各自名字的纸给了他们。
三人看着手中的纸,如若珍宝,嘴中都在碎碎念着自己的名字,那是十几年来,第一次有了正式的名字。
郭欣也不打扰他们,毕竟现在时间紧张,作坊什么的也要建造起来了。
她算了一下,如果芋头片的供货按照新定契约,每两日可以入账一两银子。
但是芋头十文一斤,郭大哥的人工费一百文一天,按照每天大约收一百斤的数,分摊到每斤上,约莫一文一斤,柴火和人工算上十文一斤,还要加上油纸的价格,算一文。
这样算下来光成本就要上二十二文,加上杂七杂八的损耗,估计要做一斤芋头片要二十五文,也就是利润也就二十五文。
每四日芋头片就赚一两银子,一个月大约赚七点五两。
之前已经买好作坊的地了,只是一直没建作坊。
如果要建一个简陋一些的作坊,大概也就需要三两银子的成本,再加上人工费可能也就五两的样子。
毕竟这个作坊又不大,不像是温室需要围着盖半亩。
自家人肯定不能只围着芋头片转了,以后还要开小摊的时候,自己可忙不过来,而且在这村子里面,学不到什么东西,不利于郭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