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二姐的诰命之路(36)
她还没有想好摆摊到底要在镇上,还是在县城里。
若是在县城里,就很方便照顾郭羲,但是支出就上涨了,家里的事情也难免会有疏忽。所以趁着现在观察一番,如果在县城里摆摊能够牟取可观的收益,她也是可以考虑在县城里面摆摊的。
她快速地扫了一眼两旁的小摊,见十分整齐,这是不同于小镇上的摆放的,小镇上东一个西一个,路都要被占得走不动道。
突然,余光被一个小摊吸引,那个小摊人不多,一位年纪不大的妇人,带着一个约莫两三岁的小女孩在摊前守着,头发整洁,脸上有些许脏兮兮,衣服有些薄。小孩好似觉得冷,将手递给妇人,妇人嘴巴在不断地朝小女孩的手哈气,试图让她暖一些。
只是小摊所卖的东西更为吸引她,那是制作芋圆西米露的关键原料,如果有了它,自己的作坊做的东西也不再单一。
在后面跟着的郭若、郭芷和郭羲见郭欣突然停下脚步,险些撞到了她。
顺着郭欣的视线看去,是一个卖着他们从未见过的蔬果的小摊。
郭欣走了过去,看着地上的东西,那是一堆又细又长的圆柱状,表皮土黄色,肉质呈白色,看起来与木薯极为相似。她一直
“姑娘,可是要买这个?”妇人看郭欣在摊前看了许久,却不开口,便主动问道。
“这是从哪得来的?”
“这是我从家旁边的山头挖来的。”妇人解释道:“这是木薯,味道不错的,只要五文一斤。”
说罢,眼睛闪闪地看着郭欣,期待着她可以买一些。
郭欣确实需要这个,看向摊上的木薯,大约有二十来斤,如果要批量生产的话,只怕这一点是不够的:“你这些我都要了,但是有些多,你可以送到郭家村吗?而且我还要更多的木薯,你们那边还有吗?”
听到要包圆的妇人,激动地眼泪都有些要掉出来,这钱可是可以救了他们家的命。
她们本来是在县城里做着小生意,日子也算凑合,但是夫君前段时间被镇上的富商捅死了,到现在都没有一个交代,她也不奢求有一个交代了,只要那富商不要反咬一口他们家,要他们赔钱就好了。
第27章 摆摊
看着眼眶红了的妇人,郭欣大抵也猜到这又是一个苦命人,但她不打算多管闲事,自己家尚无脱贫,也管不了这么多。等哪一天自己真的成了这封建王朝的第一大商人,那就当一个乐善好施的大善人积积功德也不错。
“姑娘,有的,我们家那边还有很多。”
“那你晚些送到慈溪镇的郭家村的二丫家,你到那问一问就知道了。”说罢,递上十文作为定金。
妇人频频点头,就差给郭欣磕头了。
“姐,那木薯是用来做什么的?”四蛋一边跟上郭欣的脚步,一边问道。
郭欣没有多说,因为这还是在坊市上,人多嘈杂,说出去不就等于将自己的商业机密暴露了:“做一个吃的。”
走到坊市的尽头,还看到一个官衙在那喊着:“注意秩序,按时交税。”
听到这话的郭欣上了心,只怕在这县城摆摊可没有那么简单。
……
坐着马车很快就到了镇上,郭欣想着小摊也差不多要开起来了,去找了杨阿舅。
“阿舅,我们来找你买些东西。”
杨阿舅正埋头数着钱,突然听到熟悉的声音,好似那二丫,猛地一下抬了头,看着整整齐齐的郭欣姐弟,惊喜道:“你们怎么来了!”
“阿舅”郭若率先开了口,她是随娘来镇上来的最多的人,自然是认识阿舅的。
“阿舅?”郭芷和郭羲有些疑惑地看着眼前有些沧桑,但是还算健壮的男子,那是他们第一次见到自己的阿舅。
“想着阿舅摆摊多年,应该对摆摊的事情比较熟悉,打算来问些关于镇上和县上摆摊的区别,顺便买八斤鸭架、鸭血、鸭肠、鸭胗和鸭肝。”
“你们要摆摊?”
“是”
听到肯定的回答,杨阿舅也不再说什么,手上切着郭欣要的东西,一边尽心地解释:“镇上摆摊是随意在街上摆,这里的官衙管的不严,也可以说是因为没有多余的钱去给官衙,所以摊子你们在四周都可以看到,你们看到的集市也是因为那边人气高,所以一般才集中在那,但是不管在哪摆摊,都是要收费的,一天五文。”
“如果是在县上摆摊,那官衙就严格许多了,他们那钱多,官衙巡查的也多,摆摊是有规定的场所的,不仅要按照一天十文交钱,还要按照卖出去的百分之十给县衙交税,就收的钱比较多。如果你们要摆摊,我还是建议你们在镇上,这样子我们可以互相照应,就是比县上要赚的少,但是县上交的钱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