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这个细作不对劲(224)

作者: 晏南垚 阅读记录

赫连震皱起眉头:“都尉,他若率吐蕃大军来攻……”

营火噼啪,映得魏明翰半边脸如铁铸。只见他凝视远方,缓缓收剑入鞘:“不怕,我有后招。”

……

赫连震安排好布防,转身进入营帐中。只见魏明翰赤裸的右手在发抖。不是恐惧,而是失血过多后的脱力。他咬着布条,任由老军医往他心脏的箭伤上浇烧酒。剧痛如烈火灼烧,可他连闷哼都没发出一声。

“你真是命大。”老军医给他包扎好右臂,又颤巍巍地清理他心脏上方的伤口,“这一箭再偏半寸,就穿心了。”准备缝针。

赫连震忧心地注视着魏明翰,努力跟他说话转移疼痛感,“昨夜都督府的战况很凶险吧?”

魏明翰盯着营帐顶,眼前却还是昨夜的血火。

昨夜,杨崇焕骑上管家备好的马,正欲扬鞭,忽见魏明翰追出,“我也去,不然都督那边不好交代。”

杨崇焕皱眉看向外甥的残臂:“你这手不要了?”

“区区一手臂,怎比得上军情重要?”魏明翰左手按住马鞍,跃上家丁拉出的另一匹,双腿一夹,大喊一声“驾”,驱马而去。

杨崇焕盯住他的后背,赞许地点点头,用力一挥鞭,策马紧紧跟在后面。

都督崔琰须发皆白,久经沙场的老将对杨崇焕半夜造访并不意外,只是微微看了眼他背后的魏明翰,缓缓站了起来。

“老夫早疑那镇安王有鬼。”听完密报,崔琰冷笑一声,“‘天启’只是一个借口,我猜他真正目的是血祭沙州!”

魏明翰心中大惊,一细想便觉崔琰说的有理,若是重视“天启”,应该“天启”在先,“天启”失败便启动后招——通藩谋逆;但镇安王如今谋反在前,“天启”在后,看来失败过一次的前教主不再把希望搭在“天启”上,意图通过“天启”改朝换代,而是打算以“天启”为名屠城血祭,杀尽异教徒。

“杨长史,洛阳那边有何动静?”崔琰冷静地问道。

魏明翰心下一凛,只听杨崇焕回答:“御史已在路上。”

“来不及了。”崔琰展开兵防图,“按都尉所言,突厥从北南下,吐蕃从西向东,将对沙州形成掎角之势,沙州守军三千人,就算伊州派兵增援,也难敌双面夹击。”

“伊州的兵马可能会被突厥拖住,”魏明翰迅速观摩各地兵防,指着地图北面沉声道,“叛军早已在伊州军队潜伏,等待号令。”

“突厥骑兵北下需要五到七天,只要能顶住吐蕃西侧攻击,就能给朝廷的军队争取时间……”杨崇焕审视着兵防图,指着上面的路线重重敲击。

“镇安王手下的兵不多,他若和吐蕃里应外合,大开城门,便可不战而胜。”崔琰手指移

向城外驻军,“要开城门,就必须过城外驻军这一关,因此他必然要拿下豆卢军的控制权,明翰,这是城防的关键,千万不能让他得逞。”

“是!”魏明翰重重地行礼应诺。

一夜商讨,不知不觉已天亮,正当三人准备行动时,府外突然杀声震天!

“来了!”崔琰拍案而起,“崇焕,你速去调集府兵!明翰,你持我半符出城——”崔琰将兵防图一卷,塞到魏明翰怀里。

话音未落,“报——王爷率兵攻破了东门!”

崔琰猛地抽出佩剑:“赶紧走!”

魏明翰撞开后窗时,回头最后一眼——

杨崇焕率家丁死守前厅,一把横刀舞得水泼不进。崔琰白发飞扬,独战三名亲卫,剑锋所过,血溅屏风。

他咬咬牙,左手持剑冲了出去,虽然不如右手灵活,但左手挥剑照样气势如虹。不料,却早有弓箭手在巷中等候。

第一箭射穿小腿时,魏明翰还能跑。

第二箭钉入后背时,他摔进泥沟,听到杨崇焕追出来,在街口怒吼:“不要停,走——!”原来舅舅一直在背后护送他。

他挣扎着抬头,看见杨崇焕被四把长矛贯穿胸膛,却仍死死抱住一名亲卫的腿,直至被弯刀斩下头颅。

血喷出三尺远,淋湿了魏明翰的脸。

又是一轮箭雨,魏明翰胡乱挥动左手的剑,挡住密密麻麻的箭头,却止不住心头的震痛。

第三箭朝心脏射入时,他以为自己必死无疑。他倒在血流成河的地面,一双黑靴停在他面前,扫了眼,低声说了句:“子不如父。”

玉面灵傀的声音像冰锥。她蹲下来,突然一把拔出那支箭——魏明翰咬碎牙才没惨叫出声。

只听她大声道:“射得好,谁杀死他的,重重有赏!”

黑靴踏过他的手指,消失在远处。

……

老军医缝完最后一针,叹道:“右手筋脉已断,华佗再世也难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