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来的少年1997(120)
黎明律抱了一盆金桔盆栽过来,她则提了一袋柑子过去。
“新年好。”
“新年好。”
两人互道问候,互换“大吉”之后各自沉默,然后聚在一起等开饭。赵迟来犹豫了一会儿,想开口来着。
陈抑休来了。
他今天又穿着那件新毛衣,天气不算冷,但还是围了围巾。
“新年好慢慢!”
“生日快乐一休哥!”
大年初一也是陈抑休的生日。
“谢谢。”
“成年的感觉怎么样?十八岁的天空有更蓝吗?”赵迟来好奇。
“嗯……没什么感觉。”他仔细想了想。
“好吧。今天午饭在我家吃,晚饭三金家吃。”
“哦好的,和去年一样。”
“去年午饭明明是我哥家里吃的!”
俩人在门口说了一会儿,陈抑休终于看见里头独自看电视的黎明律。
“阿律,你什么时候来的?”
“有一会儿,”他盯了两眼围巾,“不热吗?”
“不热,这是慢慢送给我的。”他强调。
“哦。”黎明律牙关轻动,不冷不热应道。
“你们在这里坐会儿,我去拿吃的!”赵迟来跑进屋。
“阿公呢?”
“去阿鑫家了。”
陈抑休坐到黎明律旁边,闲聊了几句他想起什么:“对了,慢慢到底给你买的什么?怎么没见你用?”
黎明律眼神冰冷:“适可而止陈抑休。”
“……”
陈抑休愣了愣,反应过来,“她还没给你?那天你不是装的?”
“?”他显而易见的不解。
“完了我说漏嘴了,她可能是想明天给你个惊喜来着。”陈抑休明白了,不等黎明律再追问什么,他赶紧转移话题。
“阿律你看我这个围巾打得好不好看?是慢慢教我的,她说这叫洞洞结,”他边说边演示,“我给你看怎么打的,她那天教了我很久……”
“系的时候要一边短一边长,用短边压住长边……然后,长边顺着方向从脖子后面绕一圈,绕到前面后,再塞进长边绕出的洞里,注意哦,短边是一直保持不动的……这样才能像中国结一样好看……”
黎明律听着听着,眼里的不耐渐渐变成疑惑。他打断:“你等会儿,那天你们是……系围巾?”
陈抑休没听懂:“嗯?哪天?”
黎明律后知后觉自己应该是误会了什么,面上闪过一丝懊恼:“你刚说她还有礼物给我,是怎么回事?”
陈抑休一脸正经:“啊我说了吗?”
黎明律:“……”
“吃的来咯!”
赵迟来终于端出满满几个盘子,动静太大,落桌的时候有一个橙子飞出来。
她作势要拦,一只手率先抓住,稳稳送回盘子里。
“谢,谢谢。”她有点纠结。
“不用。”黎明律看着她的眼睛微微扬唇,露出久违的微笑,“我能吃一个?”
“!”
赵迟来瞬间读取他的停战信号,双眼锃亮:“当然可以!你剥着吃还是切着吃?我给你拿刀?”
她就说他们很快就会和好的吧!
和以前无数次一样。
“明天是初二。”他吃到一半突然说。
“嗯,我知道。”她塞下一大口。
“你就,没什么东西要给我的吗?”
“……”
她想了想,眼神从犹疑到坚定,“我都还给你了啊笔记。”
“……”
屋里一片寂静,远处隐约传来敲锣打鼓的声音。
黎明律又变成哑巴了。
吃饭的时候赵迟来看了他好几次,他居然一次都没看回来。
“慢慢,我要那个。”袖子被人扯了扯。
“啊?哪个?”她回神,给陈抑休夹菜。
完了继续盯。
“还有那个,慢慢。”
“哦。”
“那个也来点。”
“……要不咱俩换个位置?”
于是陈抑休也不说话了。
不说正好,她和文思泉和张鑫说!
饭桌上的大人们正在聊正月里的庆典活动。
“那个只有庙会上才有吧?”
“94年城东古庙大修,年底的重兴庆典确实热闹。”
“万人空巷人山人海的……”
赵迟来对那次庙会也有印象。
城东郊区有座一千多年历史的古庙,许愿特别灵。几年前举行过一次重修大典,
竣工后近十班花城大锣鼓、标旗、灯笼、火篮等等组成了一支庞大的巡游队伍,绕着古城古庙热闹了整整三天,全城沸腾。
听阿嬷说,那是几十年来花城第一次举办大型民俗活动,有近50万人参加,盛况空前。之后这个庙会活动也延续下来。
“今年的庙会定在什么时候?”她问。
“正月……二十五吧,去年就是。”梁惠想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