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蛮摘月亮(106)+番外
''往后行事之前,微臣一定会禀明殿下。''
绝不让你再牵肠挂肚·······
语落,对面的九公主这才收起眼泪,扶住他伸过来的手臂,二人缓步走下瓦砾堆。
*
幸得九公主慷慨借出自己的卫兵,棚草巷里所有被困人员皆已获救。
县衙的文官正在加紧统计各家各户受灾的具体数目。
李潼组织民兵与县兵一起连夜清理残骸,疏通道路。
雨幕浅浅,夜空中扬起丝丝凉意。
易知舟护着官轿回到驿馆门口,官轿落了地,青柑撑伞,松萝掀帘。
他的目光却落在年久失修的石板路上,连下了两日雨,沿途不少坑洼都蓄满了水,想起那双云翘履,他心底忽然生出一个念头。
但余光瞥见自己的盔甲上沾满了污泥,手腕翻转看向掌心,因为刨坑留下许多纵横交错的血道与水泡,抬头再看她火红的石榴裙摆簇新洁净,两相比较之下,他苦笑一声,打消了念头。
毫不知情的元季瑶躬身下了轿子,翘头履踩在湿滑的石板路上,一步一步,火红的石榴裙摆拾级而上,忽然脚步一顿,秀丽的身影出其不意转向众人,甜美的声线在雨夜中格外引人注意:
''今日,幸得诸位将士慷慨助力,解乐道之困,本宫会奏明父皇,为各位请功。''
此语一出,众人都喜出望外,功劳谁不喜欢啊,尤其是这种助人为乐,行善积德之功。
这一批卫兵都是八皇子的亲信,多年来衷心追随八皇子殿下,尤其是去岁在滇南,一众人更是出生入死,险象环生;与之相比,昨夜的抢险救灾实在不算什么,只是没想到九公主竟会如此心思细腻,年轻热血的精兵强将瞬间信心满涨。
她扫过这些年轻热切的目光,他们虽满身污泥却一点也不狼狈,相反,每个人身上都闪着烁烁金光,他们都是北朝忠勇无畏的将士,是最最最可爱的人呐。
至此,她又连忙补上一句:''得宝,趁着还未歇业,去熟食铺子买些肉来,今晚给大伙儿加菜。''
这句话彻底点燃了在场卫兵们的心,年轻儿郎们精神奕奕,齐声向台阶上高呼:
''公主殿下,千秋万福。''
''公主殿下,千秋万福。''
细细密密的雨丝划破夜空,人群中的易大人久久仰目,视线落在那道火红的倩影上。
素来古井无波的心竟悄然荡起了涟漪。
*
虽在乐道县多耽误了一日,但好在翌日天晴,碧空如洗。
经过一整夜的休整,易大人一早现身北院门口,除了侧脸那两道伤口,其余皆恢复如初,银白盔甲,拓跋如松。
与他一对比,只睡了两个时辰的李大人就难掩满脸疲态了。
易知舟:'昨日公主不是留下口谕,特许你今早不必送行?'
一身官服的李潼张嘴打个哈欠:''那哪能行啊?堂堂公主殿下亲临乐道,我身为县令,怎能失了礼数?再说了,昨晚你派人送的信,我看了,临渊啊,师兄代乐道全县两千六百余口人感谢你啊。''
易知舟浑不在意地笑出了声:''千万别,我只是替你引荐一下。工部的何大人为官严谨,乐道县修固一事,你务必做好详细的筹划,若是连何大人那一关都过不了······''
易知舟点到为止,李潼立即心领神会的点点头:''你放心,我一定会留心此事。''
他昨夜替李大人盘算过,此番要重修民居,治疗伤员、疏通淤积······样样都得花钱。
往后若是想彻底避免发生这类灾害,更亟需加固山体,栽种植被······可这些事都花费巨大,显然不是一个县可以承受的。
乐道县贫,李潼又是清廉之官······
所以他私下写了一封信,向工部的何大人介绍了乐道的情况,希望工部可以注意到这个偏远又贫瘠的小县城。
约莫一盏茶的功夫,青柑与绿萝一左一右搀扶着九公主现身。
她一袭绛紫色绣花水云碧罗衣,锦绣滚边上坠着颗颗盈亮饱满的珍珠,腕上戴着那串樱红十八子手串。
易知舟倏尔垂眸,只听身旁的李大人行礼问安。
帷帽遮掩了她的面容,可听语气,九公主的心情不错。
''李大人免礼,父皇向来心系北朝百姓,此番乐道受了灾,还请大人务必要安顿好灾民,切莫叫他们无家可归。''
语落,身侧的青柑捧着锦盒递过来。
元季瑶:''这是本宫的一点心意。''
李潼看了一眼金灿灿的元宝整整齐齐地摆放在内,面对如此巨额的赏赐,他一时有点拿不定主意,于是偷瞄一眼公主身后的易大人。
见后者暗暗点头,他才放心大胆的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