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上东区豪门躺赢(79)

女孩们顿时眼泪汪汪,动情的说:“天哪!这是多么了不起的母女感情呀!”

一位名门贵女需要她的侍女,现在看来,蕊妮、莉莉、艾米莉亚就是她的侍女了。

*

在曼哈顿,格林伍德博物馆小有名气。

博物馆位于SOHO区,是一栋外表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四层楼,正门双开门,有一道铁栅栏围墙,不过距离博物馆的墙壁并不是很远。正门旁边挂着“格林伍德博物馆”的铭牌,博物馆每周周三到周日免费开放,时间是早九点晚五点,开放期间门外有一名穿着制服的保安执勤。

虽然不收门票,但要到侧门领入馆券,每天限制2000人入馆参观,但通常用不完名额,毕竟跟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这样的巨无霸没法比。大都会博物馆有三家分馆,每年大概接待3、400万游客,去除不定期的闭馆日,每天大约接待8千到1万人。

格林伍德博物馆算是中型博物馆,最重要的展品都是当年老托马斯从中国带回来的皇家珍品,书画作品不多,绝大多数都是金银珠宝,常年在三楼、四楼展出;一楼则是大型雕像和石刻,二楼是书法、绘画,也有现代美国艺术家的作品。另外有一座副楼,收藏了整整一栋楼的不对外展出的中国文档文件和古籍、孤本。

奥尔加不善经营博物馆,因此这20年来格林伍德博物馆的藏品增加的不多。博物馆由专业人士经营打理,每年举办两次募捐晚宴,奥尔加倒是不拒绝参加晚宴。博物馆每年举办几次展览,主题不一,有欧洲著名画作的巡展,也有亚洲文化和文物展览。

格林伍德博物馆是美国东海岸除了大都会博物馆、波士顿美术馆之外的第三大中国文物收藏者,很多游客都对中国文物很感兴趣。还有许多研究中国及亚洲历史与文化的知识分子经常申请借阅馆藏文件。

尼古拉斯很骄傲的向女儿介绍,当年祖父花了一大笔钱才将这些文件带回美国,其中祖母家里的文件就有很多,祖母出身出香门第,据说从宋代便延续至今——真的吗?娜塔莎不是很相信——所以保留了大批古籍和孤本。当时中国战争不断,祖母担心家里的这些精神财富被毁,于是想办法运送到船上,漂洋过海来到大洋彼岸。

这个故事有多少真实性不好说,可能祖父不想告诉后代他是个文化掠夺者吧。

娜塔莎对此感觉复杂。一方面祖父不应该带走属于中国人的文化遗产,但另一方面,战争是无情的,祖父如果没带走这些文物和文件,说不定现在这些物品早已毁于战火。

总之,有好的一面,那就不要计较太多了。

“当时你父亲应中国大使的请求,送还了一批文物。”奥尔加如今已经能淡然描述当年的事情,“本来我们是想在中国开办工厂的,但你丢了,我痛苦万分,因此这事最后便没有办成。”

“那当时接待你们的领导不是气得要死吗?”

“我管别人是不是要气死呢!是他无能,他居然找不回你。”奥尔加犹存恨意。

娜塔莎笑了笑,“妈,这个现在不重要。”

其实算起来,当时中美刚刚建立外交关系,特殊十年刚结束没几年,中国还在忙着安定民心,根本来不及搞经济搞生产。当年那位当地领导也算很有魄力,早早便想到招商引资,头脑灵活得很。可惜,计划赶不上变化——

娜塔莎忽然觉得,可能……也不是全都因为祖父的原因。

格林伍德庄园里有祖母的大幅画像,和许多许多照片,光是她个人的相册就有好几本,看得出来祖母十分爱俏。祖母年轻的时候是个活泼的大美人,年长后也是个活泼的老太太。她还写了自传,白话文,文笔很好,娜塔莎花了几个小时看了个大概。

祖父母的相遇、相恋可以说十分传奇,能拍好几部电影。祖父是个投机商这点没跑,要说什么生意最好发财,当然是战争财,他将美国的军火和粮食运到中国,将中国的矿产和金属运到美国,农产品包括茶叶和桐油、猪鬃等等。矿产和金属不用说了,重要战略物资;美国人不太爱喝茶是相对咖啡来说的,实际每年销售的茶叶也相当可观;桐油嘛,娜塔莎认为是用来保养舰船和火炮坦克的,桐油具有防水防锈的作用,还可以用来生产印刷油墨;至于猪鬃,她还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查了一些资料才知道,猪鬃主要用来制造清理加农炮炮膛中的火药残留的鬃刷,并且至今仍然没有第二种材料能够取代猪鬃。

很意外呢。

他俩的故事起源于北京故宫。当时东北沦陷敌手,政府决定南迁,也没忘了北京各处(故宫、颐和园等地)保存的几百万件文物和典籍、孤本,下令要求搬迁重要文物。光是故宫一处便用了半年时间挑选、打包,据说,前后大概两年时间,一共有1万9千多只木箱从北京运出,先是南迁至上海,又至南京,之后又再次西迁至重庆、四川;二战结束后,又从重庆运回南京。

上一篇:迟来的少年1997 下一篇:今晨,易拾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