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康熙四公主(262)
至于好处什么的,除非康熙亲许,不然甭管胤礽怎么说,那些勋贵宗亲都不会轻易松口的。
“他如今愈发急躁了,”
丹卿叹了口气,“与其在这儿做这些无用功,还不如好好学学俄语呢,指不定还能用上。”
孙天阙略过刚刚的话题 ,问起要学俄语的事情,丹卿将自己的猜测说了,有些得意道:
“这是汗阿玛认可了我这次接待漠北使团的能力,若是我俄语学得好,那等沙俄使团进京,我说不定还能继续做接待使,反正理藩院的活计朝中也没什么愿意干,我若能一步步接手,将来有一日,说不准还真有可能站在朝堂上。”
第74章 第74章二合一章
孙天阙心里觉得只怕很难,但却不会泼丹卿的冷水,只是说要陪她一起学。
丹卿自是愿意的,二人又说起漠北使团的事情,丹卿便将敦多布多尔济想要求亲之事告诉了孙天阙,叫他不要再去给他们捣乱了。
“所以我才说太子是白忙活,汗阿玛要是选了敦多布多尔济做额驸,那绝不会随意给他一个柔弱的公主,但也不会从有实权的人家选,且得看看一些平日里不显山漏水的没落宗室里有没有出色的姑娘敢去的,”
丹卿盘算道,“至于巴木丕勒,估计要空手而归,太子竟还在这儿张罗宗室女给他,如何不是无用功?”
孙天阙说道:“不管是谁,总之与公主是没有关系了,咱们只管做咱们的事,其他的皇上自有圣裁。”
丹卿觉得有道理,便将这件事撇在了脑后,开始专心学习新技能。
一晃又过了数日,奉命去盛京的胤禛终于回来了。
丹卿禀了康熙,亲自去京郊相迎,收获了胤禛从盛京带回来的许多礼物,高高兴兴的陪着胤禛一起去乾清宫向康熙复命。
康熙对胤禛还是很关心的,问过了正事,又问他的身体饮食,知道他一切都好后,又说要在畅春园设宴,一来召见漠北使团,二来为他接风。
畅春园便是原来的清华园,康熙命人以江南风格进行重建,这两年一到夏日,便会搬去住上几个月,却比宫中更宽敞舒服。
如今才刚三月,按惯例还不到去园子的时候,但康熙还是选在了畅春园设宴,丹卿猜测,许是因为觉得这支漠北使团没资格进紫禁城正式参拜,又不能一直拖着不见,故而就改在了畅春园里。
“漠北人爱玩,朕叫太子安排八旗子弟陪着,胤禛,叫你的伴读们也都进来玩玩,也是许久没瞧见他们了。”
告退之际,康熙特意吩咐了一句。
胤禛的伴读里,巴尔图出身康亲王府,这种场合本就该到,不必多说,剩下的一个佟家的舜安颜,时不时就进宫请安又何来许久未见一说?
出门之后,胤禛低声道:“我估摸着是汗阿玛一时记差了,他该是想叫富尔敦进来见见。”
说起来,丹卿也很久没见过富尔敦了。
自从纳兰性德病逝,明珠失势后,富尔敦便再没了往日的风光,整日闷在家里读书,本想循父例走科举,却又赶上康熙不准八旗子弟科考,所以直到如今也没个正经差事。
他又是个极要脸面的,与小伙伴们拉开了差距后更不肯轻易上门,故而丹卿甚少能再看到他。
今日康熙突然提到,丹卿便求着胤禛写了帖子,邀请富尔敦出来玩玩,也算是他们这些一起读书好几年的小伙伴重新聚会。
举行宴会这一日,丹卿作为接待使,出现在了漠北使团拜见康熙的大典上。
这是康熙年间第一次有公主能出现在国事场合,还不是列席而是真正作为主事之人参加,朝臣们虽然表面上不说什么,但许多人的眼中明显都是不认同。
等典仪结束,各自散去之后,丹卿悄悄跟胤禛道:“四哥,你有没有觉得刚刚那些人看着我就像是看着什么祸害?”
胤禛瞪了她一眼:“别胡说。”
“我才不是胡说呢,”
丹卿皱了皱鼻子,“不过就是一个接待使,代表大清皇室带着那些个漠北人吃喝玩乐罢了,又捞不到什么好处,让他们做他们又不愿意,我做了他们还是不愿意,真不知道他们到底想如何。”
当初选中丹卿做接待使的时候,康熙不是没问过朝臣的意见,那时候可没人明面上反对。
一来康熙既然说了,他们不敢驳斥,二来也是并不看好她能成事,多少都有几分等着看笑话的意思。
毕竟都知道漠北人蛮横无理,她又偏偏还是他们兴许能娶到的公主,指不定都想瞧见她被漠北人欺辱被迫求助,才更如他们的意。
可偏偏丹卿一来自己立得住,她精通蒙语,又通晓蒙古礼制,漠北人蒙不过她,只能听话,二来还有个敦多布多尔济在暗中牵制巴木丕勒,没叫他干出什么能惹怒康熙的事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