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栖高门(195)
“如今,长公主殿下薨世,奴婢多少有些担心他们会重新闹腾起旧事来,所以,您又怎敢豢养着这书生呢。这书生可是入京赶考的学子,别人知晓这庄丑事不会以为他对您有攀附的心思,反而会说您逼迫他。到时候,事情闹大您讨不了好的。”
“您别忘了,您再和大少爷夫妻失和,您如今也是显国公府长房孙媳妇。若传出这样的丑事,老夫人如何会容您留在府中。到时候,您更是名声尽毁连最后的庇护之所都没有了。当初长公主逼着您驾到国公府来,就是提前替您谋划呢,您可不能让长公主九泉之下都不能瞑目啊。”
因着长公主薨世的消息,这晚国公府可以说是人心各异。
等到第二天,虞珣往老夫人院里去请安时,二太太也在,见着她来了,二太太让虞珣坐在她身边,缓缓开口道:“长公主薨世,我们显国公府和宁远侯府毕竟是姻亲,总该有人往宁远侯府去吊唁的。老夫人的意思是,陵哥儿和郡主到底是夫妻,长公主去了,陵哥儿作为女婿总不能不露面的。还有大嫂,出了这样的事情总不好继续呆在庄子上。”
昨晚虞珣听说长公主薨世的消息后,其实已经想过大太太会借此回府来的事情了。
不过她心里也没有觉着不快,毕竟老夫人只是罚大太太往庄子上去思过,她没想过大太太当真下半辈子就待在庄子上的。
何况,若大太太不回府,国公府总该有女眷前去吊唁的,她如今怀着身孕,可不想招惹这样的麻烦。
这想着,虞珣直接道:“出了这样的事情,大嫂回府来也算是情理之中。”
见她这般态度,老夫人也不由暗暗叹息一声。
半晌后,老夫人又道:“长公主薨世,依着郡主往日的性子,昨晚就该直接回宁远侯府去了。可今日她依旧在府中,可见也是疑心长公主之死离不开宁远侯府背后动了手脚。可她能这样沉得住性子,没有往宁远侯闹腾甚至是往宫里去哭诉,说长公主是被人给害死的,可见还不至于蠢到极致。她若借着这件事情清醒过来,知晓自己如今的处境,肯和陵哥儿好好过日子,不管她和陵哥儿是不是名义上的夫妻,那我们国公府这辈子都给她长房孙媳妇该有的体面。”
听着老夫人这话,虞珣怎能不明白,老夫人这是怕长公主薨世的事情,府里的下人们会觉着嘉平郡主失了倚仗,让郡主受了什么委屈。
可老夫人又说只要嘉平郡主肯和谢陵好好过日子,那她便给她该有的体面。这话里话外,似乎像是已经知晓嘉平郡主这些日子经常出府,已经疑心郡主和别人有染一样。
可老夫人多精明啊,即便心里有揣测,这会儿还是提点自己莫要让下人们坏了规矩,可见也是不想把这件事给闹腾大的。
虞珣瞧着老夫人这般态度,再想想那日三爷知晓郡主接连几日出府,疑似和人有不轨时,三爷那样子便是任由郡主折腾,若丑事暴露,显国公府肯定留不得她的。
可老夫人,瞧着却像是只要郡主肯知晓轻重,她可以既往不咎,当做什么都没看到。
想到老夫人这般态度,虞珣又想到老夫人寿辰那日长公主特意来府里的事情,她心下便已了然,对着老夫人道:“母亲心慈。”
老夫人听着这话,却是无奈道:“我对陵哥儿有愧啊,这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过是想着长公主薨世,皇上多少会对郡主生了怜惜之意。即便郡主做错什么,我们显国公府也该揣测帝心行事,而不是让郡主连个容身之地都没有。”
又说了会儿话之后,老夫人便说自己乏了,打发了两人下去。
等从老夫人院里出来,二太太却对着虞珣小声道:“郡主之前不把陵哥儿放在心上,瞧不上这门婚事。如今,她骤然失了长公主府的庇佑,身世又是那样不清白。你说,她会不会转而讨好陵哥儿,毕竟失去长公主府的庇佑,她在这后宅即便没人敢真的给她委屈受,她也该想想自己老了以后该怎么办吧。可她若去讨好陵哥儿,做了真正的夫妻,等两人有了子嗣,她少不得要从你手中分了掌家之权的。”
“她是郡主,只这点你就得避让着她一些,更不用说大嫂从庄子上回来,该是已经对你怀恨在心,想着扳倒你了。若这婆媳俩站在一起,弟妹你多少该小心些才是的。”
二太太这些日子受了虞珣的不少照拂,她多少要提点着虞珣一些。
虞珣听了,心中自然知晓二太太是替她担心,只见她笑着道:“二嫂放心,我会小心的。”
二太太知晓虞珣素来聪慧,所以也不再提这事,转而提及了今早常顺侯夫人递了拜帖过来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