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栖高门(244)
可她心里却并没觉着多欢喜,皇祖母这是因着母亲去了,而她也到了这个岁数,一只脚已经踏入棺材的人了,这才想着用这法子替自己撑腰。想到若母亲如今能好好活着,皇祖母也不至于此,嘉平郡主便觉着心情复杂极了。
“郡主,太后娘娘这是怕您一直被三太太压着,所以才用了这法子。可您也看到了,出了这样的丑事,老夫人也未曾把管家的事情交给您半分,老夫人怕是因着之前那桩丑事,彻底不把您当做孙媳妇,更不把您郡主的身份放在眼中了。”
听着丫鬟的话,嘉平郡主心里愈发不是滋味了。如今皇祖母还活着,老夫人尚且能这样对自己不管不顾,若皇祖母有朝一日薨世了,那自己空有郡主的封号,在这国公府也不过是活死人一个,谁还会把自己放在眼中呢?
再想到谢陵对自己的厌恶,嘉平郡主竟陡然有些害怕起来,莫不是自己这一生便要在这府中苟延残喘下去了。
不,不可以。
“郡主,奴婢知晓您心里难过,可奴婢觉着您与其在这里自怨自艾,倒不如做点什么。这些日子朝臣们还在为了长公主丧事遵皇后娘娘规制的事情吵个不停,您不如跪在御前,和皇上表明这事太过逾越,太后娘娘老了,一片爱女之心,可您却觉着不妥,您不愿意殿下死了还得牵扯进这样的麻烦,让人指指点点。”
“皇上见郡主您这样懂事,会对郡主动了怜惜之情的。到时候,若皇上护着您,别说国公府了便是整个京城,谁还敢真的对您不敬。”
话已至此,丫鬟索性也大着胆子又道:“郡主,皇上怜惜您这个外甥女,又如何能不知道您若要在显国公府立足,若真的一辈子能够平安顺遂,必然得有子嗣傍身的。大少爷不待见您,可若皇上给您做主,您未必不能有自己的孩子。”
听着这话,嘉平郡主眼中充满了震惊,可没等她开口,丫鬟又道:“郡主,那魏家表姑娘这些日子在寺院替大少爷祈福,这事儿如今京城上上下下的人都知晓。等她回府后,若真的去侍奉大少爷,您甘心吗?即便她得了子嗣,您来一招去母留子,您甘心养别人的孩子吗?所以,倒不如自个儿生。”
嘉平郡主哪能不知道这丫鬟的言外之意,若皇舅舅怜惜自己,虽不可能真的插手她和谢陵的房中事,可帝王之尊,若赏赐了合、欢酒给自己和谢陵,谢陵自然得遵循圣命的。
只是想到那日自己和谢陵彻底撕破脸,谢陵撂的那些狠话,嘉平郡主还是觉着心中一阵阵的酸涩。
不过她也知晓,她如今再不能坐以待毙的,她骄傲了一辈子,确实不甘心一辈子在府中当个活死人。
她不是要故意和虞氏争什么,而是她得堂堂正正的活,母亲薨世了,可她依旧是享俸禄的郡主,她依旧可以为了孩子,好好的过活。
想通这一点后,嘉平郡主便让丫鬟帮自己重新梳妆打扮,直接往宫里去了。
这些日子朝堂上因着长公主丧事依不依皇后娘娘规制去办的事情吵个不停,可郡主却丝毫的动作都没,所以,闻着嘉平郡主突然往宫里去,国公府里众人顿时也是各有揣测。
大太太绝对想不到嘉平郡主是想着以退为进,拒了这死后哀荣,所以闻着嘉平郡主入宫的事情,她只得意道:“她到底叫皇上一声皇舅舅,往日即便是犯了再大的错,今个儿这一身白往宫里去,和太后娘娘祖孙俩抱头痛哭,皇上岂能丝毫都不动容。许这事儿也无需再吵下去了。”
薛嬷嬷也是这样想的,毕竟她也想不到嘉平郡主若不是为了争一争,怎么可能这个时候往宫里去。
因为笃定这件事情不会有差错,薛嬷嬷也没再想这事儿,反而是回禀大太太道:“太太,二姑娘方才让人备了马车,听说是往寺院那边去了。”
大太太听着下意识的蹙了蹙眉,“这孩子,这怕是想妙容这表姐了。哎,罢了,她这些日子拘在府中,我也没得为了这个叱责她。”
薛嬷嬷心里却有些许的不安,想了想还是开口道:“太太,表姑娘往寺院去有些时日了,这依着表姑娘往日的孝顺,总该写了书信回府来给您,亦或是给二姑娘的。可这次,表姑娘却像是忘了这事一样。”
大太太听着,浑然不在意道:“她此番往寺院去是为了替陵哥儿祈福,这心诚则灵,而且也不想存了借着这事情邀功的心思。妙容这孩子自幼就这样小心谨慎,所以哪可能是存了什么别的心思。如今整个京城都知晓她往寺院去是为了祈福,她若时不时再写了书信回来,可不是故意给郡主没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