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栖高门(59)
看着二太太眼中抑制不住的嘲讽,虞珣其实挺感慨的。二太太倘若知道谢陵会娶了嘉平郡主,也不知道还能不能笑得出来。毕竟,嘉平郡主虽是二嫁女,可到底身后有长公主殿下在。嫁过门来之后,长房可不就多了筹码。
而且这比让谢陵尚了公主还要划算呢,谢陵是要立志考取功名的,所以自然不能尚了公主,否则之前努力读书便成了笑话了。
而这嘉平郡主,刚刚好。郡主之尊,长公主殿下又与国有功,这可不得让长房跟着水涨船高。
妯娌两这样聊了一盏茶的时间,虞珣才离开。
等从二房出来,青黛不由唏嘘道:“奴婢这几日也听说过二太太不喜三姑娘这个小女儿。可真正见着二太太这般苛待三姑娘,还当真是唏嘘呢。这毕竟是她肚子里出来的,竟也能对三姑娘厌恶成这样。”
说完,青黛又有些不解的问道:“姑娘,我看您方才明明是对三姑娘动了恻隐之心。可既然如此,您怎么没想着带了三姑娘一块往安阳公主府去赴宴呢。毕竟这样既能抬举三姑娘,也能愈发让二太太觉着您有亲近二房的心思。”
虞珣承认自己对谢菡有怜惜之情,可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她更不能胡来的。
谢菡性子怯懦,甚至是说话都磕磕巴巴的。自己带着这样性子的她骤然去了公主府,一来只是给谢菡增了压力,二来也会让谢菡被人看了笑话。
何况,她觉着这一世谢菡命运的轨迹也不会有太大的改变,自己即便怜惜她,也不可能拦着她给人去做续弦。而她最终落得那样的结局,其实和上一世的自己一样,都是因着性子太怯懦罢了。
所以,要让谢菡能摆脱上一世悲惨的结局,只能从她怯懦的性子入手。
毕竟,她嫁过去虽是续弦,可膝下还有表姐留下的嫡子,若好好的养着这孩子,只要不犯大错,不那样怯懦,又有显国公府这个娘家在,不至于落得那样的结局的。
可谢菡因着自幼被二太太苛责,瞧着也不像是读过什么书的样子,即便膝下有表姐的孩子傍身,也不可能有头脑和勇气解决那些弯弯绕绕的关系的。毕竟后宅这些事,说大不大,可说小也不小。
妯娌,婆媳,姑嫂,夫妻,这些关系若是要处理好,其实并不容易呢。
上一世,虞珣被这些关系给吓到了,所以她看到现在的谢菡,便像是看到上一世的自己一样。她其实是想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拉她一把的。
虞珣走后,二太太便和身边的嬷嬷说起体己话来。
方才被虞珣撞见自己苛责小女儿,二太太多少是失了些颜面的。
所以这会儿不由和嬷嬷委屈道:“你当我愿意这样苛责她。可我真的不能不怨她啊。若当初那个孩子也能活着,我在府中何须这样被动,也不可能这么些年都未曾分得半分的掌家之权。”
“嬷嬷你也是知道的,国公府每每有什么宴请,上门来的那些国公夫人侯夫人,也都捧着大嫂。而大嫂俨然一副宗妇的样子,仿若这府中根本没有我这个二太太一样。这还不是因着我没有儿子傍身,没有倚仗嘛。”
“还有宝珠,她嫁人已有三年了,在婆家也不是说没受过委屈,可她从没回府来哭诉过,为什么,不就是因着知道没有兄弟帮衬吗?这些年宝珠每次回家也都会劝着让我对那菡姐儿好点,可我怎能不知道,她这个当姐姐的,心里多少也是怨菡姐儿的。否则,为什么这些年,她和菡姐儿也半分都不亲近。宝珠定也是觉着她这妹妹命太硬了,所以才克死了她的弟弟。”
这些话封嬷嬷其实已经听了无数遍了,所以这会儿也只能宽慰自家夫人道:“夫人,奴婢知道您心里苦。可您再是埋怨三姑娘,从今往后也不好再动不动就罚跪三姑娘,甚至是对三姑娘动手了。三太太不管是因着什么心思抬举三姑娘,您总不好让三太太发觉到三姑娘总是遍体鳞伤的,如此不是让三太太看了我们二房的笑话。甚至是传出去,说您这当母亲的不慈吗?”
封嬷嬷侍奉二太太这么多年,这个时候当然不能再让二太太胡来的。
二太太并不愚蠢,哪里能不知道她说的话在理,点头道:“这个道理即便嬷嬷不说,我又怎会不懂。若不是她命太硬克死了我儿,她也是我辛辛苦苦生下来的,我又如何会忍心这样苛责她。我也想着要有母女之情的,可我不行啊,每每见着她我就想起我那早夭的儿子。”
主仆两人正说着话呢,却见有丫鬟急匆匆进来回禀道:“太太,听说方才永康长公主府差人上门来了,听那意思,是瞅中了大少爷做郡马,想着两家能够联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