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栖高门(81)
见魏妙容事事替自己着想,谢鸳乖巧的点头道:“表姐,鸳儿知道的。你放心,鸳儿不会由着性子胡来的。”
这边,虞珣和青黛回了三房,青黛想到方才谢鸳对自家姑娘的不敬,还有那魏家姑娘仿若什么事情都没发生,神色如常的给姑娘请安,就有些唏嘘道:“姑娘,二姑娘当真是没有教养,这遇着长辈哪有冷眼当做没看到的道理。”
“还有那魏家姑娘,之前闹腾出自戕的事情来,故意逼着大太太让她成了三爷的平妻,这事情才过去多久啊,这若是知羞耻的也该躲着姑娘才是。可她倒好,好似之前她那些坏心眼的事情没发生过一样,奴婢瞧着这表姑娘可不简单的。单这份定力,便比大姑娘聪明多了。”
虞珣听着这话,倒也没有生气。
毕竟不管是魏妙容还是谢鸳,本就不会在国公府一直待下去。魏妙容更不用说,后日那魏家老夫人寿辰便要回去了,只怕日后即便见着,也不过是远远对视一眼。
至于谢鸳,等谢陵和郡主的婚事过后,她也该出嫁了。这出嫁了的姑奶奶,即便偶尔回府来,也不可能再故意和虞珣这个隔房的三婶闹不快了。
想到这些,虞珣的心情又轻快了许多。
而此时的长房,大太太正在抄经。这些年来,大太太不管是因着爵位的事情,还是大老爷成日风花雪月,大太太都会用抄经来让自己心静下来。
一旁,薛嬷嬷看着自家夫人抄了已经有十多页的经书,却是知道太太今日的心依旧没静下来。
她侍奉大太太身边多年,怎能不知道,大太太心里的憋闷。
按说郡主和大少爷的婚事,这原是一件好事,可现在因着郡主那些言语愣是让长房下不来台。
这虽说爵位还有二姑娘之后的婚事长公主都会给了恩典,可出了这样的事情,大少爷和大太太闹腾的母子失和,哪怕是大老爷,这依着规矩每月初一十五都会往正院来的,可昨个儿却依旧歇在了姨娘那里,可见心里也是恼大太太执意攀长公主府的这门亲的。
想到这些,薛嬷嬷心疼道:“主子,您歇会儿吧。奴婢知道您心里不好受,可事已至此,我们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何况,越是这个时候越不能让人看了笑话,这不是您往日里常说的。”
大太太听她这么说,到底是放下手中的毛笔,揉了揉酸痛的手腕,吩咐薛嬷嬷道:“今日抄的这些经书,你一会儿差人送到老夫人院里吧,权且当做是我的孝心了。”
薛嬷嬷哪能不知道大太太这样做,是为了让老夫人消气,也是和老夫人示弱。毕竟,老夫人让大太太把手中一半的掌家之权给了二房和三房,大太太心里只怕不甘心呢。
“主子,您无需担心二太太和三太太真能从您手中分了掌家之权,这只需要等郡主嫁过门来,大少爷请封了世子,这爵位便是我们长房的了。届时,老夫人肯定会再次发话,让您拿了这掌家之权的。”
提及给儿子请封世子之事,大太太便不由暗暗叹息一声,“既是要请封世子,必是少不了公公亲自写了请封的折子递到御前的。”
“公公久不回府,其实我是想着不若借着陵哥儿和郡主的婚事,让人请了公公回府来。这样,多少也能堵了外头那些悠悠众口。”
大太太这么说倒不是没有道理,毕竟在她看来,爵位本就该是长房的。而且之前谢敬存和虞珣大婚,老国公爷没有回府。若儿子谢陵的婚事,老国公爷回来,便可以彰显老国公爷对长房的偏爱。
薛嬷嬷哪能不知大太太的心思,可她有些为难道:“太太,这事奴婢觉着还是得和老夫人说说,否则便是您亲自去请,也未必能成呢。可老夫人不一样,老夫人若是发话了,老国公爷不可能真的无视老夫人这个发妻的意思的。”
主仆两人正说着,却见有丫鬟进来回禀:“太太,您怕是想不到,听说三太太那获罪的母族,竟还留了亲戚呢。据说是三太太的姨母,当年徐家的嫡次女,因着获罪沦落到教坊司,后来被一个商户人家赎了身,之后便改名换姓一直小心翼翼过活。”
“如今竟是想要攀了三太太这亲呢。”
原本心里多少有些不舒坦的大太太听了这事儿之后,突然心情大好。
可不等大太太细细问过,这丫鬟便又道:“不过三太太也不知是哪里抽风了,发生这样的事情不避着也就罢了,今日竟还主动和老夫人提出,想要去见见这姨母。”
大太太听着,一瞬间就愣在了那里。
她和虞珣也算是打过一些日子的交道了,在大太太看来,虞氏能这么快得了三爷的喜欢,让三爷这样护着她,哪怕是自己那婆母,这几日瞧着也像是承认她这个小儿媳了。就冲着这个,她该也是聪明的人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