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善小记(117)+番外

作者: 温文尔 阅读记录

“四哥,小侄女!”

“十三叔日安。”乌希哈乖乖叫人。

眼前的十三爷下巴长满胡茬,眼下青黑,一看就是这几日郁结少眠。

四爷见状,皱眉道:“十三,万事保重身体要紧,有什么难处,只管告诉四哥。”

十三爷摇头,“已经够劳烦四哥了,弟弟是来向四哥道谢的。”

“你见着温恪的奶娘了?”四爷问。

“见过了。”十三爷冷声道,“若非借此次机会寻访旧人,弟弟竟不知温恪难产还有其他隐情。”

“皇阿玛也知晓了,许是会革他的职。”十三爷声音压抑,“我真恨不得杀了他!可若不是我被皇阿玛贬斥,温恪或许不会病上加病,敦恪也不会紧跟着也去了。”

康熙四十八年六月,皇十三女温恪公主死于难产,十二月皇十五女敦恪公主病逝,年十九岁。

生母敏妃去世后,十三爷在前朝搏杀,参与到直郡王与太子的博弈中,就是想给他们兄妹挣出一份前程。

可到头来,两个妹妹先后被指婚抚蒙,他又因一废太子之事波及,失宠于康熙,让妹妹们的处境雪上加霜,终香消玉殒,成了一场空。

那日在御前看到乌林珠,知晓她遭受的种种,十三爷想到两个早逝的妹妹,心中泣血。

见他的眼眶又红了,四爷拍拍他的肩膀,无声安慰。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没有到那个位置,总有不得已的时候。

乌希哈再次听到两个姑姑的悲剧,忍不住紧紧靠着四爷。

“不说这个了,要吓坏小侄女了。”十三爷发现她的小动作,弯腰抱起她,“咱们乌希哈可是‘祥瑞格格’,定会福泽绵长。”

十三爷真心感谢着乌希哈和乌林珠。

此番若运作得当,将来他的女儿们若还要被抚蒙,至少会过得好一些。

“谢谢十三叔。”乌希哈反抱了下他,小手在他消瘦的肩膀上安慰地拍了拍。

十三爷还给四爷带来了另一个消息,“十四那头,听说进展得不太顺利。”

四爷早有预料,“毕竟是科尔沁。”

科尔沁历来是大清最亲信的蒙古部族,达楞泰只是其中一支,康熙还要顾及宫中太后及整个蒙古的稳定,其中的“度”极难把握。

以十四爷急功近利的性子,一心只想揪出逆贼立功,必定会得罪科尔沁其余各部王公,最后在康熙那也不定能落得了好。

“那乌林珠姐姐呢?”乌希哈忙问,“皇玛法还要罚她么?”

“小侄女放心,多尔济色稜私通准噶尔部已被查实,乌林珠还有孕在身,皇阿玛让她暂时静养着,”十三爷压低声音,“等她生下孩子,一年半载拖过去,定会没事的。”

“那太好了!”听闻乌林珠脱险,十四爷又吃了闷亏,乌希哈忍不住捂嘴偷笑。

十三爷不由感慨:“也算是因祸得福了。”

四爷从他手上接回乌希哈,淡淡道:“儿女涉险,这福不要也罢。”

如果可以,他希望乌希哈和弘时一直好好地呆在大营中,不曾走失受苦。

“是弟弟失言了,四哥和小侄女莫怪。”

……

戌时正,月明,无风。

五步一宫灯,十步一篝火,宴如流水,觥筹交错,

在四爷的努力下,归宁宴的规格阵仗,比首日宴请蒙古王公们的还要高。

包括下午刚赶到围场的恪靖夫妇,二十八名抚蒙贵女或其后嗣旧仆皆已到齐。

有几个蒙古王公本就在秋狝随驾队伍中,但今夜,他们以“某某公主之子”“某某公主之孙”之名出席宴上,其中体悟,与往常大不相同。

此次赴宴者,共有公主四人,分别是顺治帝养女固伦端敏公主,康熙养女和硕纯禧公主,皇三女固伦荣宪公主,皇六女和硕恪靖公主。

另有宗室郡主格格八人。

余下十六人,皆已不在世。

寿终正寝者仅三人,其余大多报了病逝,不乏如温恪公主那般另有隐情。

只差一点,乌林珠也是其中之一。

四爷还查访到,除了喀尔喀等几个对大清忠心耿耿的部落,有些王公,并不愿意让抚蒙的公主格格生下子嗣。

大清入关后,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治理汉人上,对蒙古准噶尔以外的部族,主要以联姻怀柔安抚,并可预见这种手段还会持续很久。

四爷出于私心,不愿让亲生女儿抚蒙,但对此政并不反对。

然而当这些数字被归集到一起,其中承载着的大清女儿的血泪让四爷触动。

作为血缘之亲,当初接连听闻四个姐妹的死讯时,他也曾痛心惋惜。

作为当政之人,仅仅是把一个又一个贵女送到草原,对往后之事疏于过问,真的能达到原本的目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