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善小记(182)+番外
弘昀和玉录玳在外姓李,她当然是姓宋。
乌希哈小松了口气,点头承认,“我与二哥其实是表兄妹,如今借住二哥府上,沈大哥是如何识得我的?”
“家中贫寒,家母在玉溪绣坊接过几次活计补贴家用,我送过她两回,碰巧远远地瞧过两位东家一眼。”沈光继解释道,“那位李夫人,才是仲曦你的同胞姐姐吧?”
“原来如此,也是巧了。”弘昀定了心。
虽然没有暴露身份,但牵扯到玉录玳和乌希哈,弘昀不欲与沈光继多言,便对二人告辞道:“时候不早,我先回府了,省得长辈在家中久等。”
“慢走,回见。”
等上了马车,乌希哈好奇地问:“二哥,他们都是你在国子监交的好朋友吗?”
弘昀点头,“光继虽然家无恒产,却才学过人,为人正直,值得一交。整个国子监,若能有人在策论上胜过我,那必定是他。”
乌希哈能看出来,弘昀非常欣赏沈光继。
“至于丰生额,”弘昀卖了个关子,反问乌希哈,“二妹妹觉得他如何?”
乌希哈想了想,道:“他有点傻里傻气的,看起来不太聪明的样子。”
“他出身马佳氏,祖父乃前忠达公诺敏,如今的三等公玛尔塞是他嫡亲伯父。”弘昀慢慢给乌希哈介绍丰生额的来历,“他出身武将家族,却不爱习武,族中便给他捐了个监生名额,半年前刚入了国子监。”
“然后呢?”乌希哈疑惑,弘昀不是那种看家世交友的人才对,丰生额的画风跟沈光继差得也太大了,而且,“这跟我有什么关系?”
“关系可大了,”弘昀轻笑,“他是阿玛给你相看的人家之一,今日凑巧碰上,我便喊你下来看上一眼。”
乌希哈:?!
第89章 相亲了
弘昀的话让乌希哈目瞪口呆。
她还没到十二岁呢, 这都安排上相亲了?!
不至于,真不至于。
乌希哈心里有些排斥,揉着帕子问弘昀:“二哥, 怎么突然说这个?”
她以为弘昀这么说,就是四爷已经看好了丰生额的意思,忙道:“我不太喜欢他那样的,看着比以前的三哥还幼稚。”
这也是实话。
丰生额给乌希哈的第一印象, 是那种娇生惯养的公子哥儿,完全不是她的菜。
弘昀听她直言不喜自己友人, 没有任何不悦,反而仔细问道:“那你喜欢怎样的?”
“哪种长相,哪种性子,家中从文从武,年纪与你相当还是稍长几岁?二哥这儿还有四五个人选,看看有没有符合你喜好的。”
乌希哈越听, 嘴巴长得越大。
搁这儿选妃呢?
她何德何能啊!
乌希哈不知道的是,四爷从当年得了康熙“婚事自主”的承诺起, 就开始为她在京中官宦人家中相看, 几年下来,手里积累了不下二十个备选。
这些人中,有想要跟雍亲王府打好关系、家中长辈自荐的, 也有四爷自己搜罗发现的苗子。
嫁女不比娶媳,四爷知道乌希哈秉性,不像玉录玳那般是实打实的懂事乖巧, 甚至还有几分“歪性子”。眼见她越长越大, 四爷暗地里为乌希哈的归宿操碎了一颗老父亲的心。
花心,不行。
不上进, 不行。
相貌有瑕,不行。
家有恶亲难处,不行。
反正当年弘晖娶妻,还有最近给弘昀相看福晋的时候,四爷都没这么用心发愁过。
如今弘昀借在国子监进学、在外走动的机会,与部分人选暗中结交接触,四爷与弘晖那头,也明着见人考校。
乌拉那拉氏和几个侧福晋在出门交际时,也被四爷叮嘱留意特定几家夫人的为人处事,毕竟女子出嫁后,大半时间都是在后宅,与婆母抬头不见低头见。
父兄们的劳心劳力,乌希哈还真没察觉。
眼下,她仍是想着先搪塞过去,拉着弘昀的手撒娇道:“二哥,什么喜欢不喜欢的,我还这么小,不懂什么情情爱爱的。”
“谁跟钮祜禄格格天天看话本,又是谁给大姐夫支招,教他如何讨大姐姐欢心?”弘昀伸手刮了一下乌希哈的鼻子,“现在跟我装傻,说自己还小不懂了?”
“二哥~”
弘昀没有随乌希哈的意,把这个话题岔过去,而是满脸认真地对她劝道:“既然不想盲婚哑嫁,那就趁早多看看,总能挑个合你心意的,再叫阿玛和大哥调/教几年,往后才能舒心称意。”
“……好吧。”乌希哈知道弘昀说的有道理。
四爷和哥哥们能考虑她自身的喜好感受,而不是直接替她做决定、或是出于政治目的的联姻,已经是极大的纵容和宠爱了。
她也该摆正态度,不要辜负亲人们的心意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