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善小记(246)+番外

作者: 温文尔 阅读记录

为此,四爷在府里没少开家庭会议,统一对外行动方针,不管是造势还是捧杀,他们都要借力发挥,该占的名和势,不必再让,将这阵“猜测”“疑似”的风气,做实到名正言顺。

关注越大,压力越大,风险越大。

收获也会越大。

他要让康熙,让那些兄弟们,让朝臣、让天下百姓看到,他配得上。

现在也只有他能配得上。

……

颁金节前,宫里传来了一条有些奇怪的命令。今年宫宴,叫四爷和乌拉那拉氏,把府里所有的孩子都带进宫。

除了出嫁的玉录玳,也就是从大到小,足足十个阿哥,加上乌希哈这个夹在中间的格格,到时雍亲王府的队伍,想想就很壮观。

乌希哈猜想,也许是康熙年纪大了,更喜欢热闹?

到了进宫当天,乌希哈才发现,事情比她想得大条多了。

他们家,是一个不少的乌泱泱大部队,一溜排开,简直可以横霸宫道。

别人家,除了几个被封世子、或是有爵位在身的堂兄,其他皇孙辈一个没带。

这对比也太明显了!

看四爷和乌拉那拉氏并不意外的神情,就知道康熙肯定事先交代过。

权势最盛的亲王,十个儿子,双胞胎三胞胎,阳盛阴衰队伍中唯一的一朵金花,无论哪个因素,都足以吸引目光。

乌希哈在数不清的注视中,一直憋着一口气,脸上保持着标准的微笑,举手投足不敢有任何失礼之处。

她勉强用自己没啥政治细胞的小脑瓜思考康熙的用意。

起初,她受上辈子听过的清穿小说和历史课的影响,知道四爷是最后的胜利者,但夺嫡之路走得很不容易,还有许多野史记载他有篡改遗诏、从十四爷手上抢走皇位的嫌疑。

所以乌希哈是偏向于康熙要搞事这种观点,风头越大,行事越苟。

现在来看,似乎是另一种可能大些?

康熙即使要再行树靶子、捧杀、借刀杀人之类的事情,也不至于把年纪还小的蛋蛋们牵扯进来。

他确实是在用行动表示选中了四爷。

四爷改变作风,不是盲目自信,而是猜准了康熙的用意,并向康熙更进一步展示自己的能力和势力,还有一个顶得上别人家三个的优秀儿子们。

至于伴随而来的追捧与算计,只不过是微小且必经的考验。

与过去十几年相比,这点程度连挠痒痒都算不上,四爷自然不惧,他的儿女也需要学会面对解决。

四爷不咸不淡地应付着来敬酒的宗室和大臣,注意力一直放在孩子们身上——

弘晖弘昀弘时现在已经锻炼出来了,只要上心,别叫他们兄弟的感情被那起子鬼祟小人给挑拨了。

弘历带着弘昼跟九爷混了这么多年,见过的世面也不少,往来交际,四爷不担心。

大蛋有德妃关照,其他四个蛋只专注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年氏足够懂事,哪怕年家有些旁的想头,也都被四爷敲打服帖。

至于乌希哈……

四爷正日常操心小女儿归宿,边上传来十四爷颇有些阴阳怪气的声音:“哟,四哥如今春风得意,弟弟给您敬一杯,可千万得赏脸才好。”

“十四弟在西北辛苦了。”四爷轻笑着与他碰杯,脸上满是作为兄长对任性幼弟的包容。

十四爷脸都快气歪了。

四爷什么时候对他这么和颜悦色过?!

这一定是胜利者对失败者的嘲讽!十四爷忿忿地想。

他此前接康熙诏令,回京商讨战局,月初刚抵达京城。

三年前挂帅西北,十四爷那叫一个壮志满怀,满心想的都是立下不世之功,再回京收获朝臣的拜服和康熙的青眼,趁势一举夺下最高位。

结果呢?

十四爷委屈,十四爷不能不说。

“弟弟也就是受点皮肉之苦,哪比得上四哥,宠了那么多年的掌上明珠也舍得,”十四爷皮笑肉不笑的,“还送了个小侄子到额娘跟前尽孝,这么多年,四哥总算想起额娘待你的好了?都说与四哥当年长得一模一样,弟弟方才瞅了一眼,怎么不觉得有哪里像呢。”

言外之意,四爷一不要心肝,用乌希哈抢了他的梦中情婿,二不要脸面,一大把年纪了找德妃卖子求母爱。

四爷真心实意地叹气:“你也是做阿玛的人了,难道不知儿女都是债?”

十四爷更气了。

虚伪,虚伪之极!

可即便十四爷快把手中酒杯捏碎,都改变不了他已经不战而败的事实。

康熙本就没有特别偏向他,德妃倒戈大蛋,他这边的筹码直接缩减一半。

想到德妃跟他说什么“你四哥其实是孝顺的”“你确实不如他稳重会处事”“弘春弘明连他们家老三都不如”,十四爷心都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