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善小记(289)+番外

作者: 温文尔 阅读记录

乌希哈等弘时差不多说完了,才小心地问:“三哥你这些话,是暗示皇阿玛的吧?”

绝对不可能是这样原话直说的吧?

弘时下巴一抬,“男子汉,当然要有话直说!”

……乌希哈现在只想给弘时跪下喊六六六。

了解弘时的人,知道他是没脑子、情商低,这会儿也许还为爱失了智。

但四爷、乌拉那拉氏和弘晖绝对不可能不多想!

那弘时这番话可以引申出的含义,包括但不限于四爷刚登基就惦记皇位归属,认为皇后母子心胸狭窄不容人,以至于把弘时逼得要用非常手段自证忠心。

乌希哈可以想象四爷会有多生气,乌拉那拉氏和弘晖有多尴尬。

站在李氏和弘昀的角度,更是说什么都不对。

“这,这,”玉录玳捂着胸口,“你如此大逆不道,皇阿玛就只骂了你几句,打了你几板子?”

乌希哈纳闷,“我都被罚跪三天呢!”

弘昀轻哼了一声,“他这样,跪奉先殿也只会惹祖宗生气。皇阿玛气急了,连将他过继给八叔这样的话都说出来了。”

“什么?!”玉录玳大惊失色,乌希哈也瞪圆了眼。

这难道又是什么历史命运的不可抗力?

“别担心,万岁爷那是说气话呢,”李氏忙道,“八爷最是重视子嗣血脉,要是后人娶了洋人混淆血统,怕是会气得厥过去。万岁爷对他再看不过眼,也不会叫他这般‘断子绝孙’。也就咱们家不缺儿子,轮不上弘时操心香火传承。”

玉录玳依旧愁眉不展,“皇额娘和太子那,三弟是不是将他们给得罪了?他们会不会觉得三弟这是以退为进,或是故意在皇阿玛面前上眼药?”

曾经的雍亲王府各院和睦,是建立在利益总体一致、各方平衡的基础上。

可如今太子之位、乃至皇位摆在眼前,玉录玳听人说得多了,难免也有心神动摇的时候。

她还只是个不能登基的公主呢,遑论在朝中已有名望和支持者的弘昀。

“应该不至于吧,”李氏叹息,“皇后给弘时求了情,我都不好意思上门道谢,等这阵过了,我再探探她的心思。”

弘昀安慰她们道:“额娘和大姐姐都别太担心了,皇阿玛罚完,这事儿也就暂时了了。这样说开了也好,没准是福非祸,往后不必再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安生地过咱们的日子。”

玉录玳转向他,“可是他这么胡闹,会不会影响到你?”

弘时插嘴,“我知道你和额娘都更在乎二哥,所以我这不是先问过他了么。”

弘昀摇摇头,“年初那会儿,我就在考虑之后的差事,昨日趁着这个机会,我向皇阿玛请命修明史,皇阿玛已经同意了。”

他的神色平静豁达。

“不求万人之上,但求名留后世。”

第134章 加薪了

从弘时要娶西洋媳妇到弘昀要修明史, 话题跳得似乎太快了些。

现在,乌希哈已经分不清,弘时是为了娶安德莉亚才想出这么个离奇又合理的借口, 还是他早就有这种念头,婚事和安德莉亚只是凑巧给了他一个契机。

而弘昀要修明史,也不是简单换个差事的事。

明史可是个烫手山芋,康熙朝时, 牵连最大的几次文字狱就是因民间私著明史。

若为了迎合满清,扭曲前明, 必然引起汉臣和百姓的反弹,反之若吹捧前明,弘昀就会成为满清叛逆。

且修史工程浩大,说不准就要耗上十几、几十年,弘昀潜心研究前明,便自然而然远离权势纷争, 退出皇位角逐。

看弘昀的模样,是真正深思熟虑后的选择, 他有决心, 也有信心。

如果他能将明史修好,那可真是要名传后世了!

毕竟没有哪个封建朝代能相传不朽,但史书却可以, 而且时间越久便越珍贵。

乌希哈想明白其中利弊,真心为弘昀高兴,“这差事很适合二哥啊!”

玉录玳怅然, “你既然已经拿定了主意, 我就不多嘴了,安安稳稳的, 也挺好。”

李氏亦点头。

“不是在说我婚事么,”弘时嚷嚷,试图将他们的注意力拉回来,“等见了安德莉亚,额娘和大姐姐可不许挑剔她,都是我自个儿的主意!”

“我没那么闲去管弟媳,连你我都懒得再管。”玉录玳没好气道。

李氏又拉着儿女和乌希哈,商量起见外国媳妇的事来。

不管起因和过程,单看结果,这波是弘时的大胜利!

……

弘时的伤还没全部养好,就迫不及待地想带安德莉亚见家长。

四爷自然不会出尔反尔。

那一阵气过去后,他亦明白弘时这个选择,从稳定后宫和朝局来看,利多于弊。四爷又私下召弘昀,父子二人单独谈了一个时辰,过后便正式下旨让他与几个清流汉臣着手修明史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