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善小记(291)+番外
大清入关后,皇子或宗室子弟娶蒙古女子、汉军旗女子屡见不鲜,可娶一个洋人,可是前无古人,后也不一定有来者。
弘时所料不差,有几个迂腐古板、自恃满族血统最高贵的宗室王爷直接在朝上弹劾他忘了祖宗体统,混淆爱新觉罗血脉,其心可诛。
要娶洋人不是不行,但四爷得将弘时逐出宗籍,贬为庶人。
四爷本就不是能听劝的性子,登上帝位后,更有了倔强的资本,当即把弘时的婚事上升到与外邦建交的国事高度,不容人质疑。
即便如此,大部分朝臣也没相信四爷的说法,那什么“大不列颠贵族”的出身,更像是他为了让弘时面上好看点杜撰出来的。
他们明面上不敢说,私下感慨不断。
有惋惜自家女儿错失皇子福晋之位的,也有把这事和储位之争联系起来的。
看来四爷对弘晖的看重偏爱,比曾经康熙对胤礽更胜,早早地就帮他排除竞争对手。
先有备受阿哥们宠爱拥护的纯安公主远嫁,现在轮到长春宫的两位皇子。
一个满腹经纶,往后只能与枯燥史书为伴,另一个听说是将帅之才,干脆一纸赐婚绝了通天路。
当年康熙还赞过弘昀弘时是文武双星呢,现在四爷为了稳固弘晖的太子之位,断绝朝臣投机站队的念想,就这么舍了两个阿哥。
难道这就是儿子多,任性?
四爷:……又是流言!
还总传他冷酷,无情,无理取闹!
不是舍弃女儿,就是打压儿子。
四爷真是受够了朝中和民间莫须有的臆测,甚至还感到几分委屈。
他明明是个慈爱的好阿玛,孩子们个个出色孝顺,一如既往的懂事和睦,这也是当初他能在康熙眼中脱颖而出、打败一众兄弟登上大位的重要因素。
为了给自己正名,不让弘昀他们因为主动退让受到旁人的轻视,颁金节时,四爷大笔一挥,连下数道旨意。
加封弘昀为郡王,弘时为贝勒。
还有他早想好的对乌希哈的封赏。
当年四爷曾谏言“抚蒙公主加封一级”,并被康熙采纳,这回顺理成章地给乌希哈封了固伦公主之位,同时乌希哈也不必再纠结公主府择址之事。
四爷把潜邸赐给了乌希哈。
她可以回到她最喜欢的家了。
第135章 试婚了
雍正三年, 四月。
原和硕雍亲王府、现固伦纯安公主府在历时半年多后,完成了改建工程,换上新的御笔匾额, 即将在下个月迎来它的新主人。
被皇上赐予潜邸,京城上下终于对乌希哈的受宠程度有了清晰的认知。
更别说成衮扎布已被四爷封了步军右总兵,驻扎京中,还有传闻四爷准备让他接任九门提督之位, 足见四爷的看重和信任。
不知不觉,传言从“公主失宠抚蒙”升级到“将军夫凭妻贵”。
乌希哈自己也没料到, 她的出嫁就是“回家”。
她推辞过,但四爷坚持,且直接下了圣旨,乌希哈只好接受了这份沉甸甸的父爱。
原本的王府对她来说,实在是大得过分,乌希哈在请示过四爷后, 对公主府的布局进行了较大的改动。
四爷曾经起居的院落,乌希哈没动, 准备搬进来以后也不随意进出, 只让下人定期打扫养护,维持原样。
然后她将自己和宋氏以前住的小院翻修扩建,作为她日后的主要居所。
再在北侧修一道隔墙, 划出约有四进宅子大小的院落,另开一道大门,当作成衮扎布的将军府, 由四爷另行下旨赏赐给成衮扎布。
待成婚后, 两边关起门来,平日里, 他们就一起住在公主府这边。
将军府也不空置,把成衮扎布的祖母接来,方便他们照顾。
那是个慈爱寡言的老人家,在京城长居,甚少出门,只在府里为征战的儿孙族人祈求平安。赐婚后,乌希哈被成衮扎布领着上门拜见过,祖母对她十分恭敬,不用担心会有任何隔辈婆媳问题。
咸福宫里,宋氏拿着单子跟乌希哈一样样核对嫁妆。
待说到陪嫁的宫女太监,宋氏想起一事,询问乌希哈:“皇后娘娘问,要不要给额驸挑两个试婚格格赐下去?一来是规矩,二来——”
她话说到一半,被乌希哈急急摇头打断。
“我才不要,布布也不会要的!”她顿了顿,皱眉道,“如果皇额娘拿规矩说事,我就去找皇阿玛回了。”
她和成衮扎布之间,绝对不能有第三者介入。
“看你慌的,不要就不要。”宋氏拍拍她的手背,“你是误会皇后娘娘了,哪有为了规矩让你受委屈的道理。”
乌希哈不解,“不是规矩,那又是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