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系统说不用做任务(954)
在经过一番艰难后,马皇后生下了一个粉雕玉琢的女儿。
忘忧此时有些懵,她记得她挑的是沐英当他爹,不是朱元璋啊,她不想姓朱啊,难道就因为她不小心打了个哈欠投错胎了。
忘忧难过极了,朱忘忧,听着她不好听啊!
但是木已成舟,再加上婴儿的身体让她也做不了什么,还是把记忆封了吧,不然她一天天的不得心梗死。
眨眼间,时间就过去了十年。
通过忘忧十年的研究,她发现她父皇对她母后其实并没有多爱,更多的其实是利益上的结合。
没见她母后死后,她和两个姐姐就差被遗忘了。
所以,男人嘴里的爱真的不能相信。
不过如果说朱元璋是一把伤人的刀的话,那么她母后马皇后绝对是刀鞘,这点毋庸置疑。
忘忧上面好几个哥哥,大多都是马皇后生的,但是待遇却是天差地别。
她大哥,太子朱标,那在朱元璋眼里干啥都是对的,和风细雨,太子朱标也当得起太子之位,就是过于温和了。
如果说朱元璋是杀神,那么朱标就是绵羊。
对忘忧来说,这个哥哥日后若是顺利登基,对她也有好处,唯一的缺点就是这位哥哥他子嗣不丰,成亲都多少年了,膝下也就一个儿子。
再看其他的哥哥们,嗯,那在朱元璋眼里就跟草没什么两样了,就像是四哥朱棣,军事政治才能都很突出,但是朱元璋总能找到理由骂他甚至上手打他。
完美的呈现出朱标是宝,朱棣是草。
不过朱棣性子洒脱,而且对朱标这个大哥也很是信服,所以也没出现兄弟反目的场景。
忘忧很少往朱元璋跟前凑,毕竟,朱元璋脾气在那摆着,宫人们可不敢苛待皇室子女,所以忘忧的生活很悠哉。
忘忧最近有点愁,根据她这几年学的医术来看,她这个哥哥貌似不是个长寿的。
要是按他这个身体情况继续下去,怕是等不到朱标登基了,那样的话朝政必会出现动荡。
按照她老爹那嫡长子继承的想法,八成会把太子侧妃吕氏扶正,让朱允文当朱标的嫡长子,进而将他加封为皇太孙。
但这样的话肯定有很多人不满,不说文武双全的朱棣,就是忘忧都很看不上这个侄儿,不知道朱标和吕氏怎么教的,朱允文十分懦弱,他压根扛不起一个王朝的命运。
忘忧能看出的事情,朱元璋自然也看的出来,但是以老朱那性子,朝堂上怕是至少一半的大臣都得死了。
这样的话,她爹朱元璋一旦驾崩,朱允文继位,朝野内外绝对是不清静的,而皇帝都有一个共性,那就还疑心病重。
这样的话削藩势在必行,以朱允文的脑子必定会逼得藩王叛乱,民不聊生。
第718章 大明公主(1)
但这个时候重点来了,朱元璋肯定会怕朱允文压不住朝堂上的一众老臣,把他们提前带走了。
这就导致国无可用之人,再加上她四哥朱棣要兵权有兵权,要谋士有谋士,怕是会脱颖而出。
不过想这些还是太远了,以她爹那身子骨,至少再活十几年不是问题。
忘忧在认真的思考一个问题,是阻止她大哥早死的命运,还是她也发展发展,到时候来个逐鹿天下,当女皇也未尝不可。
但是皇帝不好当啊,起的比鸡早,睡得比狗晚,除了大权在握,好像也没什么乐趣。
哎,想来想去还是因为她老爹朱元璋太偏心了,在他眼里,除了朱标是宝,其它儿女都是草。
不对,儿子起码封王给地,女儿有什么,啥也没有,就等着到年龄了给嫁出去就完事。
说朱元璋爱她母后,可别吹了,爱她母后会对几个女儿不闻不问。
说实话,有时候真的很想造反的。
忘忧思来想去,觉得这皇宫不是个好地方,关在深宫就算了,想出去逛个街都不方便,最不好的就是指不定哪天就被卖了。
所以,忘忧就生病了,病的很重,太医来了一波又一波,但俱是无果,然后朱标想了个好办法,找了个算命的进来,得出公主年幼,需迁至宫外养病。
也许是因为忘忧是老来女,也可能是朱元璋那不多的良心有些愧疚,朱元璋准了,还给她划了一块封地,面积不大,也就一个州,但也足够了。
忘忧打着她自己时日无多的借口,直接搬去了封地青州。
朱元璋见此,直接大手一挥,表示日后青州的税收之类的不用上缴国库,准七公主自行处理,还给了她一个封号,是长安。
就这样,忘忧骗过了所有人,然后快快乐乐的带着所有心腹去了青州,至于京城的事,那就跟她没什么关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