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公主有新欢(双重生)(32)

作者: 树栖客 阅读记录

谢预劲止住笑,盯着她的眉眼轮廓看了许久,又慢慢移开视线,看着泥泞的小路,道:“十一月初三。”

“我记住了。”

“记住了就安静点,听的头疼。”

其实宋枝鸾早就说的嗓子干涩,闻言却顾不上这些:“你是不是想睡?不行,你不能睡!千万不能睡!”

“没有。”谢预劲轻叹了口气,“睁着眼呢。”

……

“我掐指一算,这都多少年了,今年情况特殊,我也没有违约。”宋枝鸾掰着手指头,看谢预劲慢条斯理的吃面,内心有种奇异的满足,当年要不是遇到上山采药的药童,她就再也见不到现在这样风华正茂的谢预劲了。

思及此,她对着月亮双手合十,又是拜了一拜。

谢预劲对那年发生的事感触并不太深,无非是敌袭,顺便救了宋枝鸾一命。

可或许是濒死的景象总让人刻骨铭心,他仍能清晰记起十几岁的宋枝鸾额上鬓边的汗与泪,她翕动的长睫,说话时微热的吐息。

“你怎么不吃了?”宋枝鸾拜完月,胳膊肘撑着桌子,倾着身看他,“还有一半呢。”

“不能吃了。”谢预劲放下筷子道。

“为什么不能吃,这还有一半,不吃可惜了。”宋枝鸾说着,肚子就叫了一声,她有些燥脸,故作掩饰的咳了一声。

谢预劲挑眉:“饿了?”

“没有,我也吃过了。”宋枝鸾信口就来,她光顾着找长寿面,挨家挨户的找老寿星,找到之后又是一顿折腾,哪有时间吃东西。

说完,一只骨节分明的手掌把面推到了她面前,嗓音清冷,“我们那的习俗,福满则溢,长寿面要两个人吃。”

宋枝鸾拿起筷子,“还有这样的习俗呢,我怎么没听说过。”

“现在听说了。”

谢预劲言简意赅,“赶紧吃。”

宋枝鸾二话不说拿起筷子就开吃,不得不说她的手艺的确有进步,面虽然揉的有些软了,但面汤香甜,半碗下肚,她肚子也饱了。

趁着谢预劲今夜难得无事,宋枝鸾便想同他一道去看湖,听说附近有个形似元宝的湖,夜里芦苇飘

飘,月影憧憧的很是好看,小院子的主人,那位赠面的余老人家给他们指了路。

宋枝鸾坐在马上,谢预劲牵着马绳走在她侧方。

“在找到这里之前,我看到好多和尚下田插秧,”她望着不远处平整的农田,“从前夫子说乱世里为了躲避赋税,很多人选择去当和尚,如今亲眼看到,还是有些震撼。”

青年悄无声息的看向远处,没有接话。

宋枝鸾又道:“谢预劲,你说,这块大地要什么时候才能一统呢,父皇是腹地的皇,可南北还有两个皇,西北边还有夷地,对百姓来说,是钝刀子割肉可以接受,还是一次打完所有的仗更好。”

谢预劲回的很快:“钝刀更痛。”

宋枝鸾心里有答案,听到谢预劲的回答,点头。

如果父皇是喜欢钝刀子慢熬,那她希望皇兄是快刀。

第15章 驾崩“儿臣来求一道遗诏。”……

回到营寨的第二日,大军便往南下,一小部分被留下守城,秦将军安排将士清理战场登记入册。

宋枝鸾听说有她的信,有些讶然,找到鸽笼,取了信出来。

玉奴拉住来传话的小兵,道:“可有我的信?”

小兵给她送过几回,已经算是熟面孔了,回忆一番道:“没有您的。”

平定叛乱的消息应该早已传回京中,宋缜前几次都来了信,这一回怎么没了消息?

玉奴念及宋缜上一封信上所言,心思渐重,没有发觉宋枝鸾在看过信后,眉心拧成结,反复舒展蹙起,彷如不知该定格成什么情绪才好,唇边持有的笑意在这过程中消弥。

夜里行路,宋枝鸾坐在马车里,稚奴给她倒了一小杯酒:“殿下正在调养身子,只能喝一点。”

玉奴一贯是最安静的那个,此时更甚从前,提着酒壶,坐在稚奴左侧,对着瓶口一饮而尽。

宋枝鸾竟也没有争取更多,双手捧着那一小杯,望着卷起的车帘外,大地广袤,她沉默不言。

车里的气氛几乎要将稚奴压的不能呼吸,她也没有发出声音。

过了许久,宋枝鸾出声:“西夷内乱,那群老蛮子要姐姐为前任西夷王殉葬。”

玉奴放下酒壶,抬头。

“父皇他,”宋枝鸾眨了眨干涩的眼:“这次总会接姐姐回来了吧。”

稚奴握住她的手道:“殿下,是太子殿下的信么?”

宋枝鸾道:“嗯。父皇病危,皇兄说,让我赶去见他最后一面。”

稚奴听着她的语气,试探着问:“是不是还有什么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