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回大秦开食肆(124)

作者: 冰可乐 阅读记录

“能去参与修渠,又受封爵位再赐宅邸,已是我之幸;原本我想,若是我如今还孑然一身,便凑合着住了;可眼下……还是全然修一番才好。”

“且阿兄和阿嫂已成婚多年,我……的话,还是全新修缮的房屋更好。”

更好干什么?当然是当婚房啊!

“咳咳,外头越来越热了,快再喝些山泉水煮的杏皮水吧。”

李卉虽已然习惯公子幸的“打直球”,但她毕竟是女子,在心上人跟前,听了他说不亚于第三次表白心迹的话,还是有些羞赧。

故而用了她一贯的“伎俩”——环顾左右而言他。

“对了,阿幸”,李卉果真想起一件事来。

这还是公子幸上门求亲被拒后,再一次听她这样亲切地喊自己。

今年二月时,阿爹在市集上买了一头耕牛,以做春耕蓄力补充之用。如今三个月过去,司农监那边竟然给阿爹送来了嘉奖令。

理由是,短短三个月,又经过了那样繁重的春耕,结果耕牛的体重非但没有减轻,反而还增重了五十斤。

这说明他们家把这头黄牛照顾得很好,长膘长壮,干活还贼有劲,也一直没有生过病,所以就是平安巷里春耕季的养牛头一名。

还有一点更加激励这些农人的是,官府那边不仅张榜公布,还送了六百钱来。

若李卉不是研习过秦汉史,绝对会对这个政策感到意外。

这就类似于前世各行各业的KPI,身在大秦,她才深切地体会到“无处不在的全民不躺平”——

养得好的有赏,养得不好自然就有罚。

这样的奖惩机制下,每家每户无不精心伺候,都想得到奖赏,若是整条巷子里的最后三名,还要额外交两百钱的罚金呢。

平日里这头牛一直都是阿爹在那侍弄,有时候地里太忙,李卉便跟家里的砖头一样,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

有时候阿爹实在忙不过来,李卉便承担起上山割草的任务,于是阿爹便有心这六百钱拿出一半来给她。

大家都没有意见,都道是,平日里她总给家人们分成,这三百钱多少都是家人的心意,拒之门外反倒显得客气疏离,不像一家人似的。

李卉本就不是个扭捏的人,就坦然地拿了这笔钱,正想着过些时日给家里添些什么的时候,一转头就看到了小侄女福娃那不太茂盛的头发,心中打定了主意:

“那我再用这笔钱,给家里添头母牛,专门给小福娃挤牛乳喝。”

这天,李卉刚好就以“想买母牛”为由,岔开了她和公子幸可能有些尴尬的话题。

听她说了来龙去脉,又有那一声“阿幸”的亲密加持,公子幸恨不得马上就把牛找到然后送过来,而且分文不取。

可他却沉吟了半晌,思考良久,才本着坦诚的态度,为难地开了口:

“这样的卖家怕是不好找,你也知道,我爹娘是养鸡的,不过我会尽力一试。”

李卉点头表示认同,这个结果她提前想到过。

“人们养牛一般都是用来犁田耕地,母牛一般用来配种。”

这句话的最后两个字,公子幸说完,还特意看了她一眼。确认她没有让他下来的意思,这才继续往下说,“说要把牛乳挤出来,专门拿来喝的,更是少之又少。”

是的,虽然前世史学界的观点里,在约公元前3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已有马家窑文化中出土的陶器内壁就有含有乳脂酸的成分,推测此时可能已有牛奶或羊奶的出现;而在《汉书西域传》中,也有过“周边羌族等游牧民族食肉饮酪”的记载,说明在秦汉时期其实已有一些乳制品,只是还未完全普及。

“尚未完全普及的话,应该是有但很少,那么若找到了,我不用来做食肆的生意,就专门找一头母牛来给小福娃加营养,当是没什么大问题。”李卉带着前世的记忆,在脑子里搜索一番后,在心底这样告诉她自己,“试试吧,不行就再放弃。”

“故而我不知,是否能帮你达成这个心愿。”公子幸的话听上去有些沮丧。

“谢谢你的坦诚。”李卉把最后一点杏皮茶喝完,语气中毫无责怪,“阿幸,但还是请你帮帮忙。”

“或许有一个人,我可以去问问他。”公子幸临走前,撂下了这句话。

第58章 姜撞奶挤牛奶的动作怎么看怎么像…………

公子幸接下来几日都没有露面。

因为他当日走前撂下那样的一句话,李卉便知道食肆的水缸要他们自己啦。

不过知道他是要替自己去找人买牛,李卉便没有理由再埋怨他嘛。

结果没几天,一头成年的母牛还真就送到了顺义巷。

“不是说很难找吗?”李卉心下狐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