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回大秦开食肆(135)

作者: 冰可乐 阅读记录

想借此表表衷心吧。

于是这顿饭,真的吃出了“军民一家亲”的感觉。

吃着吃着,那伍长就记起了这一路上听来的安县典故。

公子幸之前跟她提过,这是个新到任上的伍长,对安县的掌故都靠同僚给他讲。

“你就是几个月前得县令表扬的那个食肆娘子?饭着实做的不错!”

末了,还说她小小年纪,也挺不容易,就格外多给了几个钱。

这顿饭菜其实她就出了些人工,就得了二十五个钱。

她没想到在路上还能挣钱,不过伍长要给钱,她就大大方方收,不然往后说出去,于大秦军士的名声也有损害啊。

最后,那伍长还问了她,食肆开在何处。

李卉答得恭敬,“在长宁街上,卉娘食肆。”

“哦,你就是卉娘?”那伍长看了眼公子幸,似知道些什么,便道,“那好,等我们打仗回来,到时候若还有命,就都过去光顾。”

茵娘也在一旁道,“一醉方休也和卉娘食肆挨的很近,到时候诸位也来喝酒。”

李卉却听不进去后面的任何,她只捕捉到两个字“打仗”。

看向公子幸的神情也在那一瞬间有了变化,却因为人太多,并没有说出口。

公子幸赶忙把她拉到一旁,“我们这次也只是暂时地驻守梧郡,集结待命,还不知道具体哪一日出征呢。”

顿了顿,他又道,“你放心,在战场上我一定会拼命杀敌,争取再挣点军功,回去再盖更大的宅子,给你更多的钱。”

李卉听了鼻头越发酸了:“你知道我在意的不是这个!”

“好,好,好,我会小心,一定平安回来找你。”

公子幸原本想说“回来娶你”,可他怕她面上挂不住,话到嘴边也临时改了口。

那伍长也把这一幕看在眼里,只是他攀谈的对象变成了茵娘:

“他俩之前就认识?”

茵娘差点给了他一个白眼,这么明显都看不出来,军营里出来的都是铁板吗?

“是啊,他们不止认识,那位公子还向我家妹子提过亲呢!只不过没能成……”

这一路上,李卉和茵娘可以说是朝夕相处,早已如姐妹一般。公子幸来家中提亲被拒的事情,也就当成了一件小事,被她云淡风轻地说给茵娘听。

“阿幸也是一个性情中人,这门姻缘倒是不错的很。就是干我们这行的,都是把脑袋栓在腰上过,这下十有八九又要去前线……”

“哎,到时候……若是阿幸能平安回来,我再替他去提次亲……”

第63章 豆苗滑肉汤乡里乡亲的,我有责任和义……

茵娘自然是原封不动地将伍长的话转达给了李卉。

尤其是伍长说的最后一句话,李卉听了五味杂陈。

是的,大秦的兵力再强,也是她面前的这些血肉之躯拿性命博出来的。

秋风渐起,吹过来时,却是有些刺骨的疼。

有朝一日,战事再起,这些此刻在

她和茵娘面前喝汤吃肉的军士们,或许就会化为那战场上的具具枯骨,成为他乡女娘梦中思念的一缕魂灵……

回过神来,李卉见公子幸正和他的几个同袍休憩闲聊,那目光却一直在看她。

四目对上的这一瞬间,她觉得方才的想法有些不吉利,赶紧“呸呸呸”几声。

公子幸却与那几位同袍说了几句什么,然后径直走到了她跟前。

这就等于把他们的关系公之于众。

伍长是知道的,这倒没事。就是耐不住其他弟兄们的起哄。

李卉见过打直球的,没见过这样直的球:“你干嘛呀?”

说着便羞愤地将他拉到一旁。

本想斥责他两句,结果转念一想,给军士们做的这顿饭,也是他给牵的线,故而就没有发作,碍于众人在场,只得一码归一码地跟他道了谢。

而这一幕在旁观的人看来,却是夫唱妇随、相近如宾的浓情蜜意。

于是又一阵起哄。

不过好在梧郡的城门已能遥遥相望。伍长咳嗽了几声,制止了这场“闹剧”。

众人这才收了心思,只想着在日落时分顺利进城,住上旅店。

因此次是军士和商队同行,他们进了城来,两批人是分着住的驿站和旅店。

驿站是有官身和爵位的人,简言之就是“有身份”的人,才能住。

不过古时候驿站周边通常商旅较为发达,处于安全考虑,茵娘也把商队安顿在了离驿站不远的一家旅店里入住。

“还请诸位出示照身贴来。”这家旅店的掌柜笑眯眯地跟他们攀谈。

照身贴,类似于前世去住酒店时要出示的身份证。

说起来这里还有一则记入史书的典故呢。

当初秦国的大改革家商鞅也是有一次因为没有照身帖而没能成功住店,更何况她这个升斗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