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回大秦开食肆(163)

作者: 冰可乐 阅读记录

说不定他说的“三千钱”都是“谎报”了的,但既然他不愿意说,自己就按照市价估了个数,等后头再一起还给他。

当务之急是要找个木匠铺子做一块匾额,尽快把食店开起来,每日有了进项,才能没有后顾之忧,否则就是“坐吃山空”,这会让她非常焦虑。

“阿幸,等你下次休沐日时,我们一同去吧。”李卉道。

“好,那就后日,我跟伍长说明,调休一下。”

公子幸当然愿意陪她,他还关心的是另一个问题:“开张的吉日看好了吗?”

“看好了,阿爹跟我说了是六月十五这日。”

阿爹在梧郡呆了三日,这三日里,他老人家最重要的事,就是帮李卉把最近的吉日确定了下来。

公子幸也觉得很合适,新店开张,总要有一些时间准备。

现在虽然是五月底,但日头已经很晒。李卉戴着帷帽出门都觉得有些热,但这个木匠是公子幸从中人那里打听来的,人很和气,收费也合理。

一个字一百钱,李卉想,这到底是梧郡,着实要比安县贵。

首要问题就是,“掌柜娘子,可想好了要题何字了吗?”

“嗯,就叫‘时鲜居’。”

“简单又好记,祝掌柜娘子生意长隆。”

等他们交了两百钱定金,那木匠师傅便要了食店的地址,道是三日后亲自送上门去,“届时再交尾款即可。”

从木匠铺子出来,公子幸便问她为何不沿用县城的食肆名字,李卉便道:

“这几日我一直在城中各处去查看,冠以“食肆”的很多,难以出彩。”

既然花了大价钱买宅子写匾额,那就要做得漂漂亮亮的。

见公子幸又问她,为何要叫“时鲜居”时,她便想起前世时,看的一个古装剧来。

电视剧里的女主角可谓是她喜欢的白月光。

所饰演的那个女子,就是从草原来到汉朝的都城长安,见到了阿爹所说的长安最好的食肆——一品居,然后进去大快朵颐,一顿饭吃完了一年的嚼用。

可她不好跟公子幸讲她前世的故事,而只道是听大哥偶然说起过。

时下的女子读书的少,她不好太过出挑,而家中就只有大哥时常走南闯北,用这个借口刚好合适。

而公子幸只会越发觉得他的阿卉与旁的女娘不同,说经商就经商,说开铺子就开铺子,说到郡城就到郡城,“阿卉当真有见识。”

李卉得了心悦之人

的夸赞,也有些不好意思起来,“也不是见识的事儿,哎呀,不说这个了,我们找个小店吃饭吧。”

一直以来都是在饭点时服务别人,还从来没有被别人服务过,故而她就起了这个心思。但话出口就觉还是要“勤俭持家”,“用钱的地方多着呢,还是俭省些好。”

“阿卉不必这样节俭,今日我请你吃,可好?”公子幸提议。

这也是他求之不得的机会呀。

可是李卉想了想,还是不想把钱拿出去给别人赚,于是忍着辘辘饥肠,从食店旁边的市集买了两条鱼回去,“我给你做陶罐鱼汤喝,你之前没喝过吧?”

之前从平安巷带过来的鲜竹筒,要在店里做食具,所以收得很小心。但是她的陶罐还是拿过来了些,就准备用陶罐做鱼汤,一人一罐,分案而食,倒也很是复合秦人的饮食习惯。

鱼是很新鲜的稻花鱼,只用葱姜,就能得到奶白鱼汤,这是她第一次做这个菜式,故而公子幸在她问自己“你之前没喝过”时,十分严谨地先点头再摇头:

“鱼汤喝过的,只是没有喝过用陶罐装起来的,一定很好喝吧?”

“当然好喝,我做的,能不好喝嘛!”

才说完,她觉得自己好似在撒娇,又正色道,“其实……也差不多,就是装的器具不同罢了……”

“那不一样,阿卉你做的,自然与别家不同。”

傻子,你这倒是明白过来了!李卉腹诽。

吃饭时,她还把从平安巷带来的桑葚酒开了。用小竹筒分别倒了一杯,两人对酌了一番。那阿姳见二人似有话要说,便早早地回屋,只留他们在前院。

李卉却忘记了自己前世不慎酒力的毛病,居然也顺路带到了大秦。

心情一好就多喝了一两筒,就开始胡言乱语,肉眼迷离,却直愣愣地拽着公子幸道:“阿幸,如今你我都在郡城,你之前说的成亲……好像也不是不行哈?”

说完,她便一跟头栽下去睡着了。

第二天醒来就发现自己躺在厢房的床上,阿姳在一旁有些局促地看着她。

“我……我这是怎么了?”

等阿姳边看她眼色边挑重点说完,李卉才知晓昨日发生了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