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回大秦开食肆(165)
公子幸有些窘迫,便趁着跟她到后院搬酒的路上,认真问她:
“你那日是醉话还是当真?”
“你说的哪句?”
这下,轮到李卉装傻了!
公子幸脚步一顿。
见他又当了真,便重重的拍了他一下,“傻子,当然是真的!”
“反正现在梧郡的食店也开起来了,旁的也就没有别的事,立了业自然就考虑成家嘛,郎有情妾有意,那就成亲嘛!”
这话乍一听倒是没什么,跟旁人说倒也无妨,可正主就在跟前,李卉说的这些,都是从前阿爹阿娘、大哥大嫂不止劝了她一次的话。
车轱辘的话如今从自己的嘴里说出来,真可谓是时过境迁的成长啊。
虽然自己在大秦的实际年龄才十四,可如今观其行事,老道,熟练,游刃有余……说她三十有四都有人信。
“只是可惜了你安县的那座宅子,巷子意头也好,就是不能再常住了。”
以后她的活动范围肯定是郡城较多,公子幸道,“那无事,我再挣些军功,在梧郡再挣一座宅子出来。安县那个,便让我爹娘搬过去住着吧。”
嗯……这倒也合理,“只是有一条,我不会那么快……为你生儿育女……”
第79章 葱姜鱿鱼贵人实在难得,千金难求
“食店才开业,二位就打算着要生儿育女啦?何时找我们喝喜酒啊?”
二人刻意压低了声,却还是被八卦的伍长听到了,借着酒劲,嘴碎地打量他俩。
这场闹剧,最终还是公子幸被“罚”了很多酒,才算结束。
而这样热烈玩笑的夏日,也在一声声的沙场军鼓声中,彻底没入时光的尘埃中。
到了八月,公子幸却跟她说,二人的亲事最好暂缓,因为他要外出征战,而战场刀剑无眼,最好还是不要亲易许诺为好。
一直忙于食店生意的李卉这才,想起前世自己所学的秦汉史专业——
这个年月,秦朝开始正式攻打韩国,所以要从各地军营抽调精兵强将去。
而首选的就是那批跟着始皇帝一起并肩作战过的,修过郑国渠的功臣们。
作为一个穿越人士,她当然知道,秦始皇就是在修了郑国渠后的两年左右开始准备对周边六国用兵。因为仓廪丰足,故而“十战九胜”。
所以从理智上说,李卉对这场战争并没有太多不好的预期,但看公子幸一脸凝重的模样,怕是连马革裹尸的诸多后事都已经想过了。
不然也不会,在这之前对自己步步为营;在这之后,却在她松口之后变了卦。
而这个变卦,不正是说明他值得托付吗?
“那说没说,何时启程?”李卉没继续成亲的那个话题。
“就在近期。”公子幸这些日往食店来得勤了些,李卉的第六感也正是这个答案。
“那好,阿幸,你注意安全。”
似乎自他俩认识以来,自己跟他说的最多的就是“安全”二字。
心上说不沉重,是不可能的。但是她不想让这样的情绪一直持续,于是道:
“最近食店里的葱姜鱿鱼卖得不错,我给你做了尝尝吧。”
鱿鱼本是海产,但因为有各路行商自六国入秦,她有一日遇见了就买来,放照着前世粤菜的做法,一不小心就做成了时鲜居的必吃菜。
因为鱿鱼娇贵且不易得,故而价格也不会很低,通常是梧郡中真正的饕餮们或是喜欢尝鲜食客们的心头好。
又有她一贯坚持的“饥饿营销”,每天就卖出去十五份,早到者先得。
故而每日都有人前来预定,通常是往后一周的鱿鱼都被预定了的火爆现象。
可她也事先在食店中讲明,“鱿鱼不是每日都有”,那些人还都愿意等着。
是了,这个时代能上食店来吃东西的,都是有钱且有闲的,他们不会太计较具体何时吃上,反而一定的延迟满足,能更加激起他们对食店各类饭食的兴趣。
而她今日要做给公子幸的,自然也是这样“抠搜”着省下来的:
“咱们今日都有口福喽!”
鱿鱼不易得,所以虽然前世她常吃,但在大秦,自己开了店,反而还舍不得吃。
所以她今日特意跟最后一位来买的人说,“今日鱿鱼量少,只能再等两日喽”。
看上去有些没有诚信,但谁让她的公子幸要出征了呢?
有什么好吃的,当然是要先紧着他呀!
自己嘛,也顺带着再尝尝味儿。
葱姜鱿鱼在前世来说是个上锅炒两下就能立马起锅装盘的快手菜,可在大秦,因为工具受限,所以耗时也会长一些。
先调了个酱汁放在一边备用,接着准备葱姜蒜等调料,然后把鱿鱼的软骨抽出来,直接切断,切成半寸,再倒入釜中的滚水里焯一会儿,能去腥又能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