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回大秦开食肆(168)
李卉也很是期待,结果当真五日后,就有一个小商队的账房过来下单。
要了一些她提前晒好的咸菜和肉干,说就是那行商介绍过来的。
“只是我这商队小,也要不了许多,不过掌柜放心,下次路过时,我还要来买。”
李卉才不在意多还是少,反正有得赚就行:“无妨的,出门在外还是多加小心。”
那账房很是受用,是啊,出门在外最爱听的莫过于“平安”二字。
“小娘子手艺了得,之前我们路过别的郡县时,曾吃过用猪小肠的肠衣做的肉肠,烤来吃着还挺好吃,就是少了点,您会做吗?”
李卉一听,这不就是前世的自制烤肠吗?大秦都有了?
她半信半疑,怕这账房吃的不是“自制烤肠”,而是别的什么吃食。
于是她就更加谨慎了些:“您说的这个我也略有耳闻,我可以试着做些,您留个地址,到时候做完了送过去,您们先尝尝,看是不是那个味儿……”
账房自是非常满意:“那好,我十日后来取。”
虽说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但她还是相当尽心地去买了肉和一些调料呢。
先把买来的肉按照“八成瘦两成肥”的比例,剁成肉泥,再调以酱料。
这些准备好以后,再把清洗干净的肠衣泡在水里,尾部打结以后就准备灌肉。
李卉还让阿姳帮她去木匠那儿打了一小把木锤,两头都是圆球,方便她把一勺一勺的肉泥,用木锤送入肠衣底部,每一节不能灌得十分满,总要留一些空隙,因为待会儿煮的时候,会有蒸汽出来,胀破了就功亏一篑喽。
“这个已经风干了几日,您们吃的时候再拿出来先煮一下再烤,会更好吃。”
第一批只做了十斤左右,自己尝口味咸淡都吃了一斤多。
觉得口味不错后,又给醉仙居那边送了一些过去,所以送到小商队账房跟前的,就只有六七斤左右。
为让对方看到自己的诚意,也想拉一个回头客。
李卉便和阿姳两人亲自上门送烤肠。
可这一次还是让她有些震惊——这个小商队,对外说是“小”,却只是相对于像那行商一样超级庞大的商队而言的,进了那旅馆,才发现人手不少呢!
反正那七八斤烤肠一顿也就吃完了。
“小娘子只管再多做些来吧,我们东家说了,还有五六日开拔,能多带就带些。”
这还不算,因为这些日在梧郡的消费对比,那东家又从她这买了些物美价廉的物资,最后连上她第二批送过去的三十斤烤肠,总共给了她一千五百钱。
“耶!”阿姳回到食店 ,对那一箱子念念不忘,“要是隔三差五都有这样的大订单就好了!”
是啊,李卉也想。尽管那商队自说自“小”,可于她们新开张的食店来说,还是一块相当大的“肥肉”啦。
一转眼,李卉她们来到梧郡都两个月,阿姳也领到了两倍于从前的工钱。除了给阿奶的药钱寄走,又额外多拿了给她当生活费,剩下的竟然还能有两百钱之多!
谁不愿意跟着这样的掌柜做事呢?
忙完小商队的订单后,李卉才腾出手来,发现最近自己尽忙活这些新的订单了,连说好的要往醉仙居那边每月送一趟酒的合作都忘记啦!
第81章 蘸水肥肠+肥肠鱼关关难过关关过……
因目前食店还在初创,所以除了阿姳和她,帮手便再无其他。
李卉是有自己的考量的——最大限度地开源节流,是一切新店的生存法则。
“目前店里也没有太多固定的客源,白日里咱们都能适应。若再遇到商队的突然订单,就暂时歇个一日半日的,全力先做出来,再营业就是。”
阿姳当然没有意见。
其他常规的常规货源和酒品,李卉就日日查验,随时补足。再加上每月都有安县往城里送的这一趟,其他的材料就在市集上去买一小部分,也足以应付营业。
而茵娘那边的一醉方休,也靠着每月阿嫂那边让人跟着茵娘家的商队一起送了东西来后,她再把答应给茵娘的酒一道送回去。
而梧郡里的一醉方休这边,因为有茵娘这层关系,最重要的是时鲜居酿的酒,品质确实好,时不时还能有岁时节令的新酒出来。比如这月的菊花酿,醉仙居那边一高兴,直接就往后再签了一年的合约。
不仅如此,他们给李卉的单价还要比旁的高些,道是她一人在梧郡很是不易。
老夫人在她来送货时,每每都要拉着她闲聊几句,李卉更有理由相信,她老人家是看到自己,想到了自己远在安县的女儿吧。
每月都有固定的一笔不少的钱进账,李卉的底气就更足了,她想都没想,就做了决定:“干脆再歇上半日,我煮好吃的咱们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