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回大秦开食肆(36)
那梁老板见她如此,便心下觉得小女娘挣钱不容易,就让她每日都把所有家当都可以放在粥铺,“反正现在你也在我家铺子廊下,再搬进来一些,归置归置,倒也不是什么大事儿。”
此刻梁老板在她眼中简直跟慈眉善目的菩萨没什么两样。
“阿娘和阿嫂一直都跟我说起梁老板您的高义”,因为之前她还没穿过来的时候,阿嫂和阿娘便在粥铺跟前摆摊,也是遇到糟糕天气就都一并将物品存放店中,还从未收取过文。而更不用说自己时常还给老板拿点端点什么,梁老板的“高义”也是做得更顺水推舟啦。
去官署试菜对于整个家庭来说都是大事,阿娘近期没再接新订单,想着大家一起过了这个关卡再说;而她更是请人写了一封家信到大嫂娘家,信上的意思则是道了抱歉,让她尽快回来帮衬;阿爹除了忙活农活,见天儿就去西山打猎,回来后还想跟她学如何揉面如何做豆腐,反正也是在以自己的方式帮衬着她。
若说是生身父母,李卉感动也就罢了,但阿嫂平白被她累及,又要回来受累,这便是她心中不忍之处。
“阿娘,知道的就说家中有事;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我们存心的呢!”
“无妨的”,阿娘宽慰她道,“阿娘把家中实际都一一说明了,之前也都是如此。”
哎,也是,大哥常年不在家,阿嫂就是家中的顶梁柱啊!
不过看到原生家庭的大家都如此给力,李卉的紧张倒是缓解了不少。
她心下一横,想到自己前世好歹也是个美食大V,如果遇到考官出些刁钻考题,她就把前世的一些美食良方拿来活用一番,这也算不上抄袭。
“阿爹阿娘放心,卉娘定会拼尽全力,让我们大家的日子都越过越好。”
大嫂是在接到信后的第三日回来的。
见到大嫂的这一瞬间,李卉做了一个决定:
“大嫂,我去试菜那日,正好是市集。你一人去,可行吗?”
因为她想毕其功于一役,就不让摆摊这件事情在当天影响她的主要大事。
大嫂却面露了犹豫,“这要说从前只卖蒸饼,我一人或许可以;但如今小吃摊上新添了那么多的花样,我一人或许有点力不从心……”
阿娘便在一旁补充道:“这日我也不织布,到时候我也去。”
“对嘛”,李卉心头一块石头落了地,她知道阿娘过来帮忙只是权宜之计,以后小吃摊还是得靠大嫂和她才行。
而且一旦应聘成功,她可不想顾头不顾尾,现在就得开始慢慢筹谋打算呢!
“以后做大做强都是靠自家人呢!”
当然如果最终结果不如人意,她以后反正要租铺子开店,阿嫂会的越多,能帮她的地方就更多嘛。
大嫂果然十分高兴,她直说要对得起小妹的信任,简直是泪眼汪汪。
她在娘家这段时日,自然又是听了个不少姑嫂、妯娌和婆媳矛盾的家事,要不是阿娘的那封信来,她正愁找不到理由脱身呢。
而得知前因后果的李卉,知道自己无意间还做了件好事,就更加心无挂碍。
“卉娘,以后你成了亲便知道,这里头的事情真的是一箩筐呢!”
大嫂言语间连连感叹自己多么幸运,说遇到的人都很好,李卉却有些难为情,看来大嫂是把从前原身和自己的龃龉都一并忘记啦!由此可见大嫂是一个良善之人,人品端方,是一个很能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
“还不是因为大嫂你人好……先前我多有混账,阿嫂辛苦了。”
“嗨”,阿嫂摆摆手,“卉妹怎么又提从前嘛……不提了,不提了。”
“好,不提,不提。”
试菜考较就在明日,李卉便只剩这件事情操心。
这几日真是茶不思饭不想,爹娘和大嫂都看不下去了,轮番过来安慰她:
“成就成,不成就不成,反正咱们还有个小摊儿,不成的话还不那么累人呢。”
哎,所有的这些劝慰李卉都照单全收,但有句话怎么说的来着,听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都怪她的心理素质不太好啊。
这日午后,便有司农监的衙役过来通报,明日考核定在日中。
李卉想也好,考不上还不耽误回来吃暮食。
不过她心里还是很想被选上,因为做一顿饭就是二十钱,有些人劳作一天,比如说那些去修长城的,一天也才七八钱的工钱呢!
最重要的这个进项就是细水长流,讲究的就是每日都有进项,还是官邸衙门,多少人都眼红的差事呢。
十日终了,正式考核才开始。
为了缓解焦虑,她吃了朝食便和去市集的大嫂一同出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