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回大秦开食肆(40)
两个鸡腿却抢先一步被阿娘撕下来,分别给了她和阿嫂;而李卉原本是想给一个给大哥的。
大哥却推辞不受:“这些时日我都不在家中,你们的小摊不仅有了自己的招牌,卉妹还跟粥铺老板做起了生意,眼下卉妹又要到司农监去帮厨,真是了不得呢!”
不用说这些都是她和阿嫂一起做荷叶鸡时,爹娘和大哥絮叨着,就把最近家中的一些大事全都告诉了大哥。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李卉说话豪迈得像个儿郎,端起杯中烧酒就要和他们碰杯,“都是为了我们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第二日不用去市集,但要去司农监上第一天工,李卉没敢喝得太多。
她就坐在席上看着这一世的家人们推杯换盏,心中却逐渐安定下来——
日子已比她刚穿过来的时候,好上太多,至少只要她愿意,顿顿都可以吃上肉了!她有些醉了,心中难免带上些前世历史学者的“上帝视角”——
放眼整个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能顿顿有肉吃,对平民百姓来说,已经是最最最好的了!不过,为了回馈她在这短短三个月中所收到的关心和爱,她决定要让李家的生活过得再好一些!
“正规的小吃摊要赶紧开起来了!”说着便一头栽倒在食案上。
第20章 出门打猎这该死的缘分
第二日晨起,李卉觉得头疼,想来是昨日喝了酒有些宿醉的缘故。
因为过了朝食的时辰,一碗粟米粥配上碟凉拌豆腐干再加上半个全瘦肉夹馍,便是她的早餐,是阿嫂端到她房中的。
食间听阿嫂提起昨日她睡过去之前的最后一句话,她差点一口粥喷出来。
“哈哈哈,我都想铺子想得走火入魔了!”
她惯于自嘲,阿嫂却答得十分认真:
“卉妹,开铺子不止是你一个人的事情,你切莫把所有的事情都扛在你的肩上,这样会很累的,昨日我和你大哥商量了,我们拿些出来,这样你手头也宽裕些……”
阿嫂的真诚打动了她,可李卉拒绝得也相当干脆。
不用说,如果她答应了拿大哥大嫂的这笔钱,不多会儿阿爹阿娘也会用同样的说辞来再塞给她一笔钱,“多谢大嫂,但我还是想靠我自己。”
因为她也不是没算过,这些日子摆摊的钱,加上之前伺弄蚕桑,阿娘卖了丝线和蚕茧给她的钱,还有前院里的那十棵桑树结了的桑葚,月底熟透了拿到市场上去卖掉又是一笔钱;还有和梁老板的那笔生意的钱,再加上目前司农监厨娘这个差事的钱,最晚等到今年冬天,肯定就能租得起铺子。
不然秋天还凑合,等到了冬天,还要站在人粥铺屋檐下去摆摊,她想想都直摇头。再怎么勤奋上进,她也不想没苦硬吃啊。
不过自从大哥回来,地里的农活就有了人帮衬,在刀耕火种的初级农耕时代,拼的就是人手,所以两个人比一个人的效率要高得多。
麦田里的除草和施肥这些常规性的活儿,两个大男人根本不需要家中女眷上手,几日之内就能弄得八九不离十。
估摸着天时,麦子很快就要成熟收割了,全家人的心都悬着呢。
“到时候抢收麦子,得全家人一起下地,到时候小摊儿就……”
阿爹还没说完,李卉便抢答了声“好”,种地收粮食始终是第一位的,李卉道,“小吃摊不摆也无妨,反正大伙儿都农忙呢,来买吃食的也少。”
钱是怎么都挣不完的,再想租铺子,也不能急于一时。
这是李卉自己的想法,在家人看来却是通情达理之至。
爹娘和大哥大嫂不再说什么,眼光却先在她身上逡巡而后又几人目光相对,好似在说,“还得是现在的卉娘啊,这要是搁以前……”
咳咳咳,李卉根本不用找借口,直接背起包袱就要出门。
午睡后起来,再雇辆牛车过去,司农监点卯的时辰就刚刚到。
一晃半个月便过去,家里忙翻了天。
阿娘照例织布换钱,因为是农忙,所以布庄那边要的花样也接了地气一些,都是阿娘经年累月绣得相当趁手的纹样,不过李卉却觉得太过朴实反而不怎么喜欢。
阿娘便笑她小孩子心性,“农忙时扎头上防晒和擦汗的,哪有功夫管它美不美?”
李卉却不这么想,她要是下地干活,那也得是这十里八村最靓的小娘子!
看她撅着嘴说完,阿娘也被她逗笑了,“行,到时候收麦子,我一定给你用最好看的布给你做帷帽和头巾。”
李卉这才肯依。
再过了几日,市集不逢场,又恰逢司农监那边第二日放假,大哥和阿爹将自家的卖地也打理得差不多了,便想又去西山走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