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回大秦开食肆(65)

作者: 冰可乐 阅读记录

“都说民以食为天,本店向来童叟无欺。往后您来店里,我再给您补上。”

这句话就像给旁边的小孩儿吃了一粒定心丸,他喜笑颜开地道:

“阿爹,您瞧,我就说阿卉姐姐说话算话吧!”

那人轻轻地点了点头,心中十分感激,“等忙过了这一阵子,我就去。”

天气渐渐转凉,到了秋高气爽的时节,办各类宴请的多了,铺子上就忙。

“不过,刚才阿侪说你要买什么?”

哦,原来他叫阿侪。他口齿十分伶俐,只说了一句:

“阿爹,咱们家的鸡爪拢共有多少?反正也攒着也是攒着,你拿回去煮得也不好吃,还有股脚气味儿,依我看,就全给了阿卉姐姐吧!”

阿侪想着不日后的那串柳枝烤肉,嘴皮子翻得比划船的桨还快。

“行呢,小娘子做食肆的,说不定这些鸡爪到你手里,还能成为一道名菜!”

阿侪爹见李卉是铁了心要的,虽不知她买了鸡爪来做什么,但总有她的道理,便如此说。

那些刚从鸡鸭身上宰下来的爪子们整齐地码放到一堆,透着血腥气的新鲜。

煮熟后过了凉水,再码上酱,浸在柠檬片中一两个时辰,入了味,不知多好吃。

想着想着李卉便吞了口口水,但以她的个性,是断然不会吃白食的。

虽然阿侪跟她说,“我爹别的爱好没有,只爱喝口小酒,佐酒的菜便是这些。”

那阿侪爹趁着这会儿人不多,便手脚麻利地帮她把鸡爪们装起来,还提醒她背篓下面要垫些干草,这样血水才不会浸到身上。

一共六斤多点,因没有明码标价,阿侪爹本就没打算收钱,见她执意如此,便松了口,让她按照一斤四钱的价格算,给了阿侪爹二十五钱。看着数量有些少,其实不少了,市集还没关,都已经积攒了六斤呢。

阿侪爹怎么也想不到他零零散散攒的这些上不得台面的下酒菜,有一天也会卖成钱,还是他的阿侪“残嘴”引来的贵人。

做完这些,阿侪爹道:“如若小娘子今后还需要,我便都给你留着。”

“行啊”,李卉道,“不过今日不成,我得先回去做出来放食肆里卖,若能做得好吃,便等你们空了到食肆来,我们再说后续的。可好?”

阿侪爹和阿侪也十分同意。那阿侪到底是小孩子心性:

“阿卉姐姐做的鸡爪菜,一定跟柳枝烤肉一样好吃!一准儿大卖!”

那当然好啦。

连着好几日的夜市上,食肆跟前的人虽然有,却不如刚开业时候多了。

“得推陈出新,才能勾住食客们刁钻的舌头。”

继柳枝烤肉和素菜拼盘后,卉娘食肆没几日便又推出了新菜:“柠檬无骨鸡爪”。

这是她在家中用两斤鸡爪,调了无数次柠檬酱汁的比例,才敢上新的。

小摊车上除了那些素菜拼盘,便是两个中型大小的陶盆。

左边是无骨鸡爪,右边是没脱骨的,旁边招牌木架上是“有骨无骨皆好食”。

虽然秦朝普通人识字的不多,但总有那么几个能够认得,这便是一种广告效应。

果然饕餮们对新鲜吃食的追求是几千年来都不变的。

暮色四合,小摊车才推出去没多久,便有闻着味儿的人来登门了。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作为被前世各种营销“喂到饱”的人,李卉深谙此道。

那些食客们走近了才发现,两种口味的陶盆里,还各嵌了一个小木碗,就是给这些赏味者免费尝鲜的。

一个拿起无骨的,道是“还真是细致,把骨头都帮我们去了……”

说着便“嗷呜”一口,整只鸡脚便都下了肚,“酸爽又有嚼劲,好吃。”

和他一同前来的那位小友则不好这一口,颇为嫌弃:“当街对吃,不雅不雅。”

他则大而化之:“如你觉得不雅,我们买一份,去食肆中堂食如何?”

于是这位仁兄便被拉了进去,“小娘子,有骨无骨都来一份!”

“好嘞,客官稍坐,这就来。”李卉麻利地将两种口味分别装了盘,掂了掂,总计有一斤左右。她见他们打了酒来,便就没再问他们要不要买酒喝的话。

吃鸡脚鸭脚就是要下酒,不然阿侪爹为何要宁愿每杀一只鸡少收一钱的辛苦钱,也要每只留下一脚来攒起下酒呢?

这样一看,阿侪爹也是个爱吃会吃的。

正想着,又有之前的老主顾过来买烤肉。

李卉自然又适时地推荐起门口的柠檬鸡爪来。

那人却道自己不喜欢食酸的,“往后若是有其他口味的,我再来买!”

说着见堂中坐着的那桌新面孔客人,便壮起声气道:

“阿卉小娘子,你这烤肉,我每回都要来买些回去打酒来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