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造反,但有上门谋士版gb(199)+番外

作者: 不操戈 阅读记录

这样的要求并不算过分。

原本从另一种层面来看,皇帝突然将他们这些寒门学子拉上去入朝为官,就是为了制衡一下朝堂上那些发展了太久的老派势力。

国师的要求,不过就是要让他们在皇帝想要维持各个派系之间平稳的同时,去暗中再发展一点什么,让他们呈压倒性优势,抢占朝堂上的话语权罢了。

这样的目的虽然明确,真正实施起来的过程却一点都不简单。

不过谢今歌都已经说了要帮忙,自然就不会出尔反尔。

更何况。

国师将她拉进朝堂的目的,原本就也跟孟彰一样。

“这件事还需要从长计议……”

谢今歌找了个地方坐下,准备先与孟彰一同分析一下现在朝堂上的情况,随后再去从中找寻些许达成目的的方法,以便他们能早日完成国师对他们的要求,免得在国师的整个大计划中拖后腿。

“但仅仅只是依靠他们两个的话,会不会有些为难他们。”

张畔看着青云楼送来的情报,微蹙着眉头询问。

正如谢今歌所料的那样。

他们两个在孟彰小院子里的对话确实是都被青云楼的人给记录了下来。

只不过,这些情报最终送达的地方却并非是原本打算用它监视整个恒思的御书房,而是辗转几手之后,被张畔带到了国师府中。

自从苏流瑾上次同意张畔在国师府停留之后,张畔来国师府的次数也变得频繁了不少。

如今皇帝并未觉察到他们行动有异,内外的眼线还都是他们自己人,确实不用日日高度警惕,偶尔也可以稍微放松一些,满足一下张畔的私人需求。

“当然不仅仅是他们两个。”

同样的情报,苏流瑾手上也有一份。

她一边翻看着谢今歌跟孟彰商量出来的策略,一边在心中考虑要如何在他们想出的策略之中给他们送去些许助力。

“提拔他们两个入朝为官只是一个开始罢了。”

苏流瑾提笔在她想到的地方写上批注,一边回应张畔的问题,“温昀景想要打压一下那些做事变得有些猖狂的老臣,就不会只是提拔两个无关痛痒的寒门子弟。”

与那些早已私底下若有若无地联合起来的老臣们一样。

温昀景需要让这些新入朝的寒门子弟也如蛛丝一般联合起来——让他们凝聚起来的时候足以捕捉蚊蝇,而若是温昀景想要将其摧毁,也不过只是随手划过便可。

而营造这张蛛网最重要的,就是足够的节点。

仅仅只有两个寒门远远不够。

温昀景需要更多的新鲜血液进入朝堂,涌入恒思。

“要不了多久,皇帝就会找个理由加开恩科,让恒思之中多一些新人。”

说到这里,苏流瑾顿了一下。

她停下手上正在给情报做批注的笔,抬眼看向张畔,“之所以一开始就拉拢他们两个,并非是真的指望他们两个扳倒那些老臣,而是为了利用他们来收拢一下这些即将进入恒思的学子们的心。”

不论他们二人是否入朝为官,当年高中状元时候的名声都是响亮的。

还未入仕的学子们大多心思更加单纯。

对于他们二人无官无职这么多年这件事,大多数学子并不会觉得是他们两人有问题,而是会将问题归咎在朝堂的阴暗上,也会因此对这二人印象更深,更愿意听他们的说辞。

如今二人突然入朝,更是引发了学子间不小的讨论。

倘若温昀景真的如同苏流瑾所预料的那般加开恩科,那么从其他地方赶来参加科考的人,进入恒思之后的第一件事,恐怕就是去拜会一下他们二者,以了却心中长久以来的执念。

“如此甚好。”

苏流瑾的话让张畔也跟着点了点头。

他没有如同苏流瑾这般对温昀景行为的推断能力,但在此之外,安排人手去带动一下那些学子们之间的舆论还是可以的。

“那我先去安排一下,让人引导好学子们的想法,等皇帝的诏书下来,就让他们开始行动。”

第92章 学子困境加开恩科的诏书如同苏流……

加开恩科的诏书如同苏流瑾所预料的一般很快就下发下来。

温昀景所做的这一切本就需要在短期内凑齐他所需要的人,自然不会在收集人手这种事情上耽搁太长时间。

诏书下达,各地的学子们也都纷纷行动起来。

那些原本就对自己这些年来的学习成果还算满意的,都纷纷收拾了自己的行李前来赶考,希望可以利用这次机会提前上榜,提前入仕。

一如苏流瑾所想的那般。

由于温昀景前脚刚提拔了谢今歌和孟彰,后脚就加开恩科,这些学子们到了恒思找寻到住处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希望可以拜见两人,以近距离接触自己在科考上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