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反,但有上门谋士版gb(231)+番外
但温昀景毕竟是皇帝。
皇帝违背了自己当初说的话又如何?
身为人臣,在皇帝提出疑问之后,她所能做的不过就是顺着皇帝的询问给出回应,而不是接着当初的事情对皇帝挑刺,让自己在虎穴之中拔老虎的胡须。
苏流瑾在听完温昀景的询问之后,稍微顿了一会儿才终于开口,就像是自己经过了一番思索,才刚刚想出来的解决方法一样。
“臣私以为,皇上可以派人前去边关进行监军。”
她语调缓慢,像是在边想边说,“一个人的行事方式确实是不太好掌控,但如果有两个人相互制衡,或者三个人相互约束,就不会出现一人独大的情况。”
“那些北夷人也是饥寒交迫已久,战力并不会太强。如此,只要皇上派去的监军能够见机行事,自然可以迅速让战事结束。”
说完这些,苏流瑾就再次收身站在一旁。
就好像,她说的这些真的只是为了给皇帝一个参考方法而已。
而她自己,除了被温昀景主动传来过来,被迫回答了温昀景的提问之外,其实并没有想让自己参与到整件事之中。
一如她之前对整个恒思的处理方式一样。
从始至终,她都如她一开始入朝时候所说的一样——自己只管与天灾有关之事,对于这些有人力参与的东西,她从不过多纠缠。
“爱卿言之有理。”
温昀景沉吟一声,目光却并没有从已经退到一边去的苏流瑾身上挪开。
他确实是听进去了苏流瑾的提议。
也正因如此,当他真的顺着苏流瑾的想法去思索,想要从朝堂上找出一两个人去边关当监军的时候,温昀景当即就将自己的注意力落在了苏流瑾身上。
放眼整个朝堂,实在是找不出另一个如同苏流瑾这样绝对性中立在两派朝臣之间的人了。
就算真的能找出来那么一两个,或能力不足,或并非温昀景信任之人,又或者如同文公公一样,还需要被温昀景留在身边自己用,根本无法将其派去边关。
“爱卿觉得,若朕让你去边关,你有几分把握让战事早日结束?”
最终,这句询问的话还是落在了苏流瑾身上。
倏然说出来的询问让整个御书房都暂时安静下来。
不仅仅是苏流瑾做出了一副惊讶的模样,就连站在温昀景身边,一直都在一旁假装自己什么都没听到的文公
公,也在听到温昀景的话之后,双眼生出些许触动。
他是真没想到,温昀景真的可以将苏流瑾的话听到这种地步。
先前苏流瑾私底下找他拉帮结派的时候,文公公也有考虑过苏流瑾的话。
正如苏流瑾所说。
朝堂上的那些朝臣如同流水。
而像他和苏流瑾这样游离在朝臣之外的人,反而却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多在温昀景身边待一段时间。
甚至于,左右皇帝的决策。
但当初迎合苏流瑾,在表面上愿意与苏流瑾一同结交的时候,文公公可从没想过,苏流瑾可以做到几乎让皇帝跟着她的想法行事这种程度!
就连他自己,在伺候了温昀景这么多年之后,都不能说他自己足以这样无意间牵着皇帝的鼻子走。
温昀景自己身在局中,或许还没觉察。
但他一个站在旁边的旁观者,却看得清清楚楚。
不仅看清楚了皇帝对苏流瑾的信任,更是看清楚了自己在这种事情上最好不要揭穿。
毕竟温昀景现在对苏流瑾信任颇深。
若是他现在说苏流瑾坏话,提醒皇帝无意见被苏流瑾的想法牵着走,不仅不一定能将皇帝点醒,说不定还会让皇帝疑心到他身上,认为他跟其他人拉帮结派,这才去说苏流瑾的坏话。
实际上……
与他拉帮结派的,反而正是苏流瑾自己。
文公公看向苏流瑾的眼神之中已经带上了些许深意。
若是苏流瑾一开始同他说那些话的时候,文公公只是将其当做戏言的话,那么当现在他已经见识了苏流瑾牵着温昀景的鼻子走这个场景之后,文公公自己内心也已经完全认同了苏流瑾的话。
某种程度上来说,文公公也到了一种不得不与苏流瑾拉帮结派的状态。
毕竟以苏流瑾现在这种无意间牵扯着温昀景心思走的情况来看,她想要将文公公换掉也不是不可能。
苏流瑾大可以在自己离开恒思之前,先在温昀景耳边再说些什么。
到时候,温昀景自然会处置他。
有莫思程这个前车之鉴,文公公可不认为自己会比莫思程还特殊。
正因为了解温昀景,所以文公公才有这种自知之明。
“臣无法给出任何保证。”
苏流瑾的话将文公公的思绪拉扯回来。